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表明,如果英国政府不批准中国在英国新建大使馆,中国将坚决维护自身权益,让英国承担相应后果。 这事还得从2018年说起,当时中国花了2.55亿英镑,买下了伦敦塔桥旁的皇家铸币厂旧址,打算在这里建一座新的大使馆,把中国在伦敦分散的外交机构整合起来,打造中国在欧洲最大的外交枢纽。 伦敦塔桥边那块地买了七年,还没批下来。2.55亿英镑真金白银砸进去,就为建个新大使馆,结果呢?一拖再拖,中国耐心快耗光了,这次外交部直接放话:再不批,就让英方自己兜着后果。这事儿,到底卡在哪儿? 2018年,中国看中伦敦皇家铸币厂旧址,这块地位置好,紧挨塔桥,离金融城近,面积大,正合适把现在分散在波特兰广场等好几个地方的使馆、领事馆、文化中心全集中过来。买地的时候,英方手续办得飞快,没提任何反对,交易一完成,大家都觉得这是中英关系向好发展的好事儿。中国这边也实打实掏了2.55亿英镑,这钱不是小数目,够建好几个普通使馆了。目的很清楚,就是提升工作效率,更好开展双边交流,对英国来说也是好事,能多些中国游客、多些文化活动、多些经贸往来。 谁知道,买完地就开始漫长等待。申请规划许可提交上去,先是塔哈姆雷茨区议会找各种理由卡着,2022年底直接否了,说什么安全问题、交通问题、居民反对。中国没急,耐心调整方案,2024年又重新提交,警方一开始有意见,后来协调多次也撤回了。情报部门评估过,说风险可控。中央政府接手后,中国团队一次次补充材料,该改的改,该解释的解释,展现了最大诚意。结果2025年一拖再拖,先说9月决定,后来推到10月,又推到12月10日。明明技术问题早就该解决,建个使馆又不是什么高精尖工程,可英方就是层层设障,反复找借口,把正常外交项目和其他事儿搅和在一起。 这不地道啊。卖地时爽快收钱,现在审批就变脸,这算哪门子契约精神?七年时间,中国花了多少人力物力,地块上杂草都长好几茬了。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在记者会上讲得很明白:英方出售土地时顺利成交,现在却以各种借口反复拖延,缺乏基本诚信。中方已经尽了最大耐心,如果继续无理阻挠,中国将采取必要措施,坚决维护正当权益,一切后果由英方承担。 说白了,这不是单纯规划问题,而是有些人想拿大使馆当筹码,讨价还价。中国现在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跟各国合作大门越开越大,英国要是拎不清,非要把正常项目政治化,最终吃亏的是自己。 经贸、科技、绿色发展,哪样不需要中国?再这么耗下去,英国企业少订单,民众少机会,国际信誉也掉价。中国一贯讲规矩、守信用,愿意在相互尊重基础上同英国好好相处。新馆建成了,本来是中英关系新亮点,大家都有面子有里子。可英方要是继续拖,中国有底气也有办法维护权益,不会让任何人随便拿捏。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