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中国连传好消息,美军方发声 据美联社11月17日报道,美国海军最高级别将领17

中国连传好消息,美军方发声 据美联社11月17日报道,美国海军最高级别将领17日表示,中国的造船能力“令人印象深刻”。他同时指出,美国与亚洲盟友韩国、日本进行合作对加强本国造船能力至关重要。 考德尔在日本说得很实在,他最上心的是 “中国这些航母打算在全球怎么用”,聊到刚海试的两栖攻击舰,也没绕弯子,说这船 “吨位大、性能强”,他们正 “紧盯着看动向”。 这趟亚太之行他安排了十天,第一站就扎进日本横须贺的海军基地,还特意去看了当地的造船设施,明眼人都能看出来,他可不是来观光的,就是冲着中国的新舰艇和造船实力来的。 中国造船业能让美军方如此在意,根本不是靠临时发力。全球新船订单里,超过六成四都被咱们拿了下来,这第一的位置一坐就是十六年,比 “十三五” 那会的份额还高出十五个百分点。 单说 2025 年前三个季度,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这三大硬指标,按载重吨算占了全球一半以上,有的甚至超过六成五,这种优势可不是短期能堆出来的。 以前造大型 LNG 船、高端邮轮这些 “技术硬骨头”,核心本事都被别人攥着,咱们只能在中低端市场打转。现在不一样了,航母、大型邮轮、LNG 运输船这造船业的 “三大明珠”,咱们早就全部拿下。 就说 LNG 船,国内十多个省份上百家企业一起发力,从钢材到智能系统基本都能自己搞定,2024 年还接了全球最大的 27.1 万立方米 LNG 船订单,交付时间比国际平均水平短了四五个月,全球市场份额都超两成了。 首艘国产邮轮 “爱达・魔都号” 交付后,第二艘建造进度都超八成了,比第一艘还快了四个月,这技术成熟度肉眼可见。 国际市场上也越来越认中国造的船,新西兰之前把渡轮订单给了韩国,最后愣是改单交给中国船企,就是看中咱们产业链全,不管多少零部件都能配齐,还能按时交货。 2025 年前十个月,咱们船舶出口金额就涨了两成五,全年超过去年的 433.8 亿美元基本没悬念,说不定还能追上韩国曾经的纪录。 反观美国,民用造船全球份额连 1% 都不到,造一艘船的成本比中韩高出两三倍,工期还能拖上两三年,自家船厂连熟练工人都缺,不少造舰项目都得推迟交付。 考德尔显然清楚这差距,所以话锋一转就开始说 “得跟日韩合作才能增强美国造船能力”,还特意点了日本、韩国、澳大利亚这些盟友的名字,说能凑出 “规模不小的联合力量”。 说白了,就是自家造船业撑不起来了,想拉上盟友补短板。他在横须贺造船设施里看得越仔细,越透着股力不从心 —— 毕竟中国船厂的订单都排到 2029 年了,而美国想提升产能,还得看盟友愿不愿意伸手。 这些年中国造船早就不是只拼规模,而是往高端、绿色里走。全球航运都在搞减排,咱们提前布局的绿色船舶,去年新接订单的国际份额直接冲到七成八。 造一艘大型邮轮就能带动十四倍的产业链产出,光这一个项目就创造了成千上万的岗位,从设计到配套形成了闭环,这竞争力可不是随便能赶超的。 美国想靠拉盟友缩小差距,其实没那么容易,他们有法律规定美军军舰必须在本土造,盟友的产能也早排满了,短期根本抽不出力帮衬。 考德尔这趟表态,其实把中美造船业的差距摆得明明白白。中国这边是新船下水、技术突破、订单到手连轴转;美国那边是自家产能跟不上,只能靠喊 “盟友联合” 给自己打气。 他嘴里的 “密切关注”,本质上是不得不承认中国海上力量的发展速度,而强调 “联合力量”,不过是想掩盖自身的短板。 以前总有人吹西方造船技术多牛,现在再看,中国早就从跟跑变成了领跑。航母劈波斩浪,两栖攻击舰试航远洋,造船厂里焊花飞溅,这些好消息都是一代代人啃技术硬骨头、攒全产业链的结果。 考德尔这趟亚太之行,与其说是 “关注” 中国,不如说是来实地感受实力差距的。 真正的底气从不是靠盟友凑出来的,是自己一锤一锤砸出来的,是无数技术突破堆起来的。 中国造船业的势头还在往上走,而美军方的这声表态,不过是给咱们的发展成果又添了份注脚 —— 实力够硬,自然能被看见,更能站稳脚跟。 参考资料:海峡新干线《中国连传好消息,美军方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