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战争,大清并不是输在武器装备上,相反,北洋水师的舰船远超日本海军,拥有定远,镇远两艘7000吨级别的铁甲舰,和亚洲第一的大口径舰炮。 大清是输在“不想战”上,不想战,就会避战,就会准备不足,结果被迫而战时,就失了先手。 从甲午战争的三场主要海战来看,无不如此。 丰岛海战,是日军突然偷袭。 日军占得先机。 黄海海战,虽然是遭遇战,但日军是压上了联合舰队,全部家底。北洋水师是部分兵力。显然日军是有准备,北洋水师根本就没准备打,连弹药都没有带足。 日军又占得先机。 威海卫之战,是北洋水师龟缩军港防守,被日军海陆夹击围殴。 还是日军占得先机。 三场决定性海战,都是日军占得先机,显然说明北洋水师就是“不想打”,在被人家追着打时被迫应战而已,焉能不败。 这位友友说,日本又看到了今天的我们出现了和甲午之战相似的弱点,我很赞成。 而且感觉这个弱点,就是“不想战”,当然我们会美化这个说法,叫“保持战略定力”。 当然,是不是还有盲目自大等,就不好说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