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今天中午,关键阶段,它出事了,实在可惜! 今天中午,12时零2分,民营公司研制的

今天中午,关键阶段,它出事了,实在可惜! 今天中午,12时零2分,民营公司研制的,谷神一号(遥十九)运载火箭,准时点火升空…… 火箭拔地而起的那刻,不知道有多少人在屏幕前屏息凝神。但谁能想到,在最后那道关卡上,它竟然失手了。 就差最后一步。根据星河动力发布的官方说明,火箭一、二、三级飞行和分离都完美无瑕,问题出在第四级——那个负责最终推送卫星入轨的“最后一棒”发动机。在点火飞行510秒后,它竟异常地提前关机了。 这就好比一场马拉松,跑完了前面41公里,在最后195米的地方力竭倒地。所有的努力,功亏一篑。 此次火箭搭载的吉星高分04C星、吉星平台02A04星以及中北大学一号卫星,也随着这次异常未能进入预定轨道。这些卫星背后承载的遥感观测、数据服务与技术验证使命,不得不随之延期。 这次失利,戳破了一个神话。在今日之前,“谷神星一号”堪称中国民营航天的金字招牌。它不仅是国内民营火箭中发射次数最多、成功送入轨道卫星数量最多的“双冠王”,更被寄予了从“试验品”迈向“商业化量产”的厚望。 它的研制方星河动力,刚刚在一个多月前完成了一笔高达24亿元的D轮融资,并正式启动了A股IPO进程,风头正劲。这枚遥十九火箭的失利,像一盆冷水,浇在了这团最旺的火焰上。 但我们真的该因此看衰中国民营航天吗?恰恰相反。航天事业的本质,就是在一次次跌倒中学习走路。 看看历史吧,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或公司,能仅凭一帆风顺就叩开宇宙的大门。 SpaceX的猎鹰火箭,也曾在试验中一次次爆炸,直到最终掌握回收技术。这次四级点火故障,恰恰为中国商业航天提供了一个最真实、最宝贵的“归零”样本——彻底找出问题、分析原因、解决问题。 这条路本就坎坷,没有捷径可言。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中国商业航天正处在从发射小卫星的“固体火箭时代”,迈向支撑巨型星座组网的“大运力液体火箭时代”的临界点。星河动力自身也在全力研发可重复使用的“智神星一号”液体火箭。 一次偶然的失利,不会也绝不可能阻挡整个行业前进的脚步。 我们必须认识到,火箭发射是无比复杂的系统工程,任何一个微小的环节都可能牵一发而动全身。今天的问题出在第四级,明天可能是别的环节。对航天事业,我们既要怀抱最高的期望,也要给予最充分的理解和耐心。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