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1939年,八路军715团打了胜仗,团长看中了一支手枪,想留着,政委却坚持上交,

1939年,八路军715团打了胜仗,团长看中了一支手枪,想留着,政委却坚持上交,几天后,团长发现,这支手枪被政委送给了一个女学生! 1939年春,八路军120师主力转到冀中平原,日军第27师团第3联队吉田大队五百多人从任丘南下,扫荡根据地。贺龙得到情报,派715团和716团设伏齐会村东北高地,其他团封锁周边路口。23日日军进村,八路军突然开火,机枪步枪齐上,敌方乱成一锅粥。战斗拉锯两天,日军想逃马村,又遭715团堵截,转头东北溃退。找子营村他们想据守,可八路军包抄上来,阵地一个个丢。 到25日,日军弹尽粮绝,指挥部被715团突击队拿下,伤亡七百多,只剩四十来人跑掉。缴获有山炮一门,轻重机枪二十挺,步枪两百多支,外加弹药粮食一大堆。这仗在平原上打得干净利落,八路军士气高涨,打破了日军精锐的牛气。清点东西时,李文清看到一支刻花的手枪,觉得合适近身用,想申请留下来。政委汤成功管缴获,坚持全上交组织,说这是规定,不能例外。李文清争了会儿,还是交了出去。 几天后,李文清路过延安,看到鲁迅艺术学院一个女学生腰上别着那把枪。他一打听,是政委按上级指示送过去的,支持学员在敌区宣传自卫。李文清洗白了脸,觉得上交时没说清楚,战场辛苦换来的东西就这样没了。他回驻地找政委算账,争执中拔枪要执行,政委跑了,他追到街上。战士们围上来劝,这事儿闹大,传到部队里议论纷纷。新胜仗的喜头还没过,就出这种内部不和谐。 这风波根子在缴获管理上。组织原则是集体第一,个人不能私拿,可李文清战场上拼命,难免有小情绪。政委执行纪律没错,但沟通上留了缝。延安那女学生是文艺兵,枪帮她们在后方安全点,算得上抗战大局。可对李文清来说,这枪代表他的血汗。事件上报,暴露了部队在胜利后放松警惕的问题,贺龙知道后气不打一处来。 贺龙第二次想毙李文清,这次手枪事儿。他下令绑人,可考虑到李文清以往功劳,经调解从宽,降成营长,继续在前线带队。李文清收拾东西,交出团务,率营打反扫荡,掘壕堵路,挡住日伪军进攻。抗日后期,他参加多次战斗,积累经验。胜利后,转到解放战场,渡江战役中指挥部队过河,攻敌阵地。 1955年,李文清授少将军衔,当成都军区副参谋长。工作上他管训练和后勤,帮部队现代化。晚年退休,他常给年轻人讲革命故事,强调纪律和集体。1999年7月13日,他在成都去世,九十岁。

评论列表

三个龙
三个龙 3
2025-11-03 19:16
外加弹药粮食一大堆。日军弹尽粮绝?

雨一直下 回复 11-04 11:40
没仔细看,是那次战斗的缴获,不是刚刚打一会,是打了几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