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动真格了!人口已告别世界第一?三孩催生无果后,国家向住房“出手”了。年轻人常念叨

动真格了!人口已告别世界第一?三孩催生无果后,国家向住房“出手”了。年轻人常念叨“生不起”,房子、教育、医疗像三座大山压得年轻人喘不过气,人口形势的严峻让生育意愿成了热议话题。 中国人口形势这几年变化大,2023 年印度常住人口都 14.38 亿了,而咱国家 2023 年出生人口才 902 万,出生率跌到 6.39‰,自然增长率 - 1.48‰,连着两年负增长。 这数字看着抽象,说白了就是去世的人比出生的多,年轻人不愿生,未来养老、干活的人都要不够用了。 为啥年轻人念叨 “生不起”?三座大山里,房子绝对是头一座。现在城里家庭 77.7% 的资产都绑在房子上,比美国高两倍还多,房贷余额这些年从 2.98 万亿飙到 38.32 万亿,多少小夫妻刚结婚就背上百万房贷,月供占了工资大半。 中科院的调查更戳心,59.4% 的大学生觉得 “有没有孩子不重要”,18-24 岁的年轻人里近一半不想生孩子,问原因,十个有八个提 “没钱买房养不起”。 不是年轻人心硬,是真的不敢 —— 我认识对小夫妻在武汉打工,租着单间每月 2000 块,想生二孩但换两居室房租得涨 1500,加上奶粉尿布,俩人工资刚够糊口,只能把生孩子的念头压下去。 之前三孩政策喊了好几年,可生育率没见抬头,这回国家终于动真格抓住房这个病根了。重庆的黄明登一家就是政策的受益者,她老公早年在重庆打工,租单间不敢接老婆孩子过来,后来申请了公租房,先是单间配套,生了大孩子换两室一厅,2024 年小女儿出生,又换成 78 平米的三室一厅,月租金才 730 块,不到市场价一半。 这可不是个例,重庆累计建了 58.3 万套公租房,140 多万人住上了安稳房,小区里幼儿园、社区医院、养老食堂都配齐了,老人能下棋,孩子有托管,这不就是年轻人敢生孩子的底气吗? 更实在的是真金白银的补贴。湖北天门给二孩家庭发 6 万购房券,三孩 12 万,结果 2024 年出生人口一下子涨了 17%,止住了七年的下滑势头。 武汉、衢州跟着加码,三孩购房补贴最高给到 20 万,攀枝花直接给现金补贴,这些政策看着是帮买房,其实是帮年轻人卸包袱。 山东大学的研究早说了,住保障房的比租商品房的生育意愿高,有多余房子的家庭比只有一套房的更愿意生,关键就是住房压力小了。 有人可能说这是小题大做,可看看养老的数据就知道急不急了。现在 60 岁以上老人都 3.1 亿了,不到 2.5 个劳动者要养 1 个退休人员,十年前还是 3.1 个人养 1 个呢。 2025 年一季度养老金收支差就 3761 亿,青年职工断缴率高达 31.7%,年轻人连自己养老都愁,哪敢多生孩子? 人口要是一直降,再过几十年,不光养老金紧张,工厂没人干活,超市没人收银,咱老年人看病养老都得受影响。 现在政策刚铺开,效果已经在显现。重庆公租房今年就配租了 7.2 万套,换租 8700 多套,越来越多家庭能随着孩子出生换大房子;天门靠住房补贴把出生率拉上来了,证明住房和生育就是绑在一起的。 当然也有不足,比如有些城市补贴要户籍,没房子落不了户就领不到,但总的来说,国家终于找对了方向 —— 不把房子这座大山搬开,再喊多少催生口号都没用。 年轻人不是不想当爹妈,是想要个安稳的家。以前说起生孩子,先愁在哪生、在哪养,现在公租房能换大的,买房有补贴,小区里啥配套都有,这才是真的帮年轻人卸下包袱。 人口问题不是一天形成的,政策落地也需要时间,但至少现在能看到,国家是真的懂年轻人的难处,敢对住房动真格,这才有让生育率回暖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