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战友退伍,回乡后因见义勇为惨遭报复,多年后竟奇迹再现!

老刘的回忆录 2024-04-14 11:39:58

故事背景:根据战友的经历创作而成,文中出现的人名均为化名。

图片来自于网络,与文中内容无关。

“苦娃妈,赵继海又来找你来了!”

正在田里辛苦劳作的女人直起了腰,汗水已经打湿了她的额前的发丝。由于长时间蹲着,她一下子起猛了,眼前有点发黑,隐约中看到一个魁梧的身影朝这边走来。

“桂英婶儿,谢谢你了哈!”女人朝一旁传话的桂英婶道谢。看到对方脸上意味深长的表情,苦娃妈内心深处不由得叹了一口气。

苦娃妈名叫田小枝,今年才24岁,原本是十里八乡有名的俏姑娘。1984年冬天,她和军人张大海结了婚。

张大海一直在新疆某汽车团服役,人长得帅气魁梧,还有一手让人羡慕的开车手艺。在媒人介绍下,两人一见面就陷入了爱河,很快就定了亲。

1985年12月份,张大海退伍了。虽然没有安置工作,但司机可是稀缺人才,没有人怀疑他会在田地里刨食。

回家后的张大海去了矿上运输队开车,虽然不算正式工,但一个月能拿到80块的工资,这在当时可是让人羡慕的高薪。

张大海家中有三个兄弟,他是老幺,大哥和二哥早早就娶了媳妇,和父母也分了家。

在部队服役几年的津贴,张大海都存了起来,让父母帮他重新起了房子。婚后,他和田小枝,以及年过六旬的父母住在新房。

张大海能挣高工资,田小枝又怀上了孩子,眼瞅着这个小家庭的生活,过得越来越有盼头。但天有不测风云,世事往往无常。

张大海是个会体恤人的,知道妻子怀孕后,每周都会从矿上坐车回来探望。1986年冬天,矿上设备故障,要停机检修三天,张大海趁此机会准备回家。

张大海坐矿山的通勤车到了县城,给妻子买了点补品后,搭车往镇上走。从县城到镇上的车是那种濒临淘汰的中巴车,一天只有两班,而且招手即停。

张大海从起点站坐上了车,运气好有座位。出了县城,车上人越来越多,但司机好像看不到,有人招手就停,招呼人上车。

拥挤的人群中,张大海看到了一双罪恶之手,伸向了一个中年男人的裤袋。很明显这是一个小偷,想要趁乱浑水摸鱼。

就在那双手伸向男人裤袋之时,张大海一把攥住了手。被捉住的男子是一个20岁左右的年轻人,他用凶狠的眼神瞪着张大海。

张大海毫不示弱,也用严厉的眼神瞪回去。年轻人感到这人不好惹,放了句狠话,就匆忙下车了。

张大海也没在意,一切都发生在无声无息之间。在家安稳待了两天之后,张大海又前往镇上坐车,踏上了返程。

但意外就这么发生了,具体是怎么回事,谁也不清楚。当田小枝知道消息时,丈夫张大海头上被重物砸伤,人事不省。

事后有人揣测,张大海应该是遭到了报复,但犯事的人一直没有被抓到。这个噩耗,对这个小家庭来说是灭顶之灾,顿时陷入了风雨飘摇当中。

张大海生死未卜,田小枝身怀六甲,两个老年人拿不定主意。有人劝说,张大海恐怕没救了,干脆拉回去,免得浪费钱。

两个老人自然不肯放弃希望,但决定还得要田小枝下。她想着肚子里的孩子,又望着老两口泪眼婆娑,下定了决心,哪怕砸锅卖铁也要救人。

经过医生的努力,最后的结果让人又喜又悲。喜的是大海的命保住了,人也醒了,但悲的是人成了傻子,目光呆滞,连句完整的话都讲不出来。

俗话说,女子本弱为母则刚。田小枝面对此巨变,她一下子从原来的小媳妇变成了家里的顶梁柱。

小枝先让公婆回家,忙活家里的事务,免得天天待在医院胡思乱想。她挺着大肚子,在医院照顾丈夫。所幸有好心的医生和护士,怜惜她的遭遇,对她照顾不少。

两个月后,大海出院了,如果医疗技术没有突破,可能这辈子就这样了。小枝带着痴傻的丈夫回了村。

家中少了一个主要的收入来源,而且治病花费了几乎所有积蓄,日子一下子过得很是困顿。小枝晚上望着痴傻的丈夫暗自垂泪,但白天还得鼓起勇气安慰公婆。

娘家那边也只能临时帮忙,但长期这样下去肯定也不行。娘家父母和兄弟劝小枝,不行的话生了孩子就离了,也算给他们老张家留了个根。

1987年6月份,小枝生下了一个男孩,小名叫苦娃。这时又有人劝慰,将孩子留给张家,自己重新改嫁,或者是带着孩子一起改嫁。

说实话,小枝曾有过动摇。但她每每想起,自己曾经和大海之间的恩爱,幼小的苦娃,和年迈的婆婆,做出任何一种决定都非常艰难。

最后,小枝选了一条最难的路,不改嫁,留在老张家照顾丈夫和孩子。小枝的执迷不悟,让娘家人很生气,觉得她就是犟,就是自讨苦吃。

但毕竟是自家的姑娘,娘家人再怎么骂,心里还是痛惜她不容易。农忙时候,娘家的几个大哥都纷纷前来帮忙。但平时就很难顾得上了,小枝必须亲力亲为,事无巨细地照顾家庭。

丈夫的痴傻,是小枝心中永远的痛。每次下地干活,她都领着自己的丈夫,将孩子留在家里由婆婆照顾。

一开始,村里人还是很同情小枝的遭遇。有些男人看小枝可怜,生活不易,遇到了都会搭把手。但时间长了,各种风言风语就出来了。

这种风言风语越说越过分,长舌妇们污蔑小枝偷人。因为嫉妒小枝的美貌,还造谣说她在地里与人苟且,傻丈夫啥都不懂,还在旁边看戏。

久而久之,谣言越传越离谱,甚至其中还有大嫂和二嫂。两妯娌本来就对公婆帮小枝心怀不满,嫉妒小枝和大海之前的幸福生活,如今干起落井下石的事来比谁都起劲。

渐渐地,村里几乎没有男人再敢帮忙,甚至连话都不敢说。但这些人里面,并不包括赵继海。

赵继海和张大海两人同龄,小时候就在一起玩,属于光屁股长大的发小。18岁时,他和张大海一起报名参军,而且他们还在同一个营。

在大海定亲的1984年,赵继海就退伍了。他家里条件稍好,大姐嫁给了县里的一个小干部。所以赵继海回乡后,被安置在肉联厂开车。

肉联厂在当时可是个抢破头的好单位,赵继海能进去上班也属实不容易。但他的婚姻缘不是很顺,相看了几个对象都没看对眼。

张大海出事后,他也抽空到医院看望,帮忙小枝照顾大海。小枝带大海回村后,赵继海回家时,总会过去看望,顺便帮小枝做一些活。

一开始还没什么,但时间长了,小枝被村里的风言风语裹挟,赵继海再上门帮忙,在一些扯闲话人的嘴里,味道就变了。

看到儿子名声受损,赵继海的父母很着急,劝他不要再去了。毕竟还没有成家,名声污了,以后还怎么说媳妇。

但赵继海态度很坚决,他对父母说:“我和大海从小一块长大,就像亲兄弟一样。他如今成了这个样子,我就是看在苦娃面子上,也得要帮他啊!”

看到父母还要再劝,他又恨恨地说道:“这些人就是咸吃萝卜淡操心,我平时反正也不在村里,她们爱怎么说就怎么说,只要别被我听到。”

赵继海为人豪爽,又有正式工作,也能挣钱,所以当他的面,还真没人敢说。但悠悠众口,背地里嚼舌根的越来越多。

小枝看到公婆面上的忧色,知道他们也受到了流言的影响。于是她给赵继海说,以后不要再来了,免得影响他的名声。

赵继海当着老人的面,对小枝保证绝没有那个意思。只不过看他们日子过得造孽,自己和大海又是发小、战友,不能袖手旁观。以后,就和小枝当兄妹处。

他还拜了大海的父亲为干爸,就是想有个正当名分。但实际上,即使这样做了,对平息流言也于事无补。

赵继海干脆不管不顾了,他知道大海家里穷,平时连肉也吃不上。每次他回村的时候,总是提着一些肉、副食品,给小枝和苦娃改善生活。

在1989年,30岁的赵继海经人介绍,他和城郊的一个农村姑娘-王美玲结了婚。结婚之前,他知道女方肯定要去村里打听他的人品和名声。所以,他毫不隐瞒,主动跟王美玲说了自己和大海、小枝的事。

王美玲被他的坦诚和情义所打动,当年年底他们便结了婚。婚后,赵继海每次到小枝家时,都带着老婆一起。

王美玲是个大气泼辣的女子,她嫁过来后,每每听到村里人对赵继海的造谣,便上门非要讨个说法。渐渐,明面上这种声音没有了,只有个别心理阴暗的人还在背后议论。

“继海哥,怎么这么着急来田里找我?”看着赵继海急匆匆过来,田小枝有些担忧,以为家里出了什么事。

赵继海还穿着肉联厂的工装,他一脸兴奋地说道:“小枝,快跟我回家!有大好事。”

原来,他昨天去市医院食堂送肉时,听食堂主任说,医院来了一名专家。据说是市里一位有身份的人,专门从协和医院请来做手术的,病人也是脑部受伤,昏迷不醒。

赵继海得知此消息后,忙完就马不停蹄回家,赶紧让小枝带大海去医院,求那位专家,看能不能动手术。

大海出事到现在已经过了整整八年时间,其间县里、市里医院也没少去,但病情没有丝毫好转。大海看人双眼呆滞,手脚动作也很僵硬,除了吃饭大小便能自理之外,就只会坐门槛上发呆。

小枝其实对大海的病已经不抱希望了,先不说人家专家是否愿意给看病,哪怕给看,家里面连医药费也拿不起。万一举债治病,人还没了,这个家彻底就完了。

赵继海看小枝有些犹豫,也知道她的顾虑。他劝道:“小枝,你不能糊涂啊!大海今年才33岁,难道就让他一辈子就这样过下去啊!苦娃已经懂事了,难道你不想让他有真正的父爱吗?”

最后这句话打动了小枝,是啊!苦娃已经上小学了,平时在学校里面就被同学耻笑,说他爸是个傻子,再这样下去,好好的孩子也会毁了。

赵继海趁热打铁,说道:“你不就是担心钱的事吗?放心,还有我呢,给大海治好病了,到时候再让他作牛作马还我。”

苦娃留家里让王美玲帮忙看着,赵继海和田小枝带着张大海去了市医院。但是专家不坐诊,他们想找到人还是不太容易。

赵继海发动关系,多方打听,最后终于在专家做完手术后,堵住了人。面对不速之客,所有人脸上都不好看。

田小枝“扑通”一下,给专家跪下了,赵继海也在旁边帮忙说情。最后专家还是动了恻隐之心,给张大海仔细做了检查。

最终发现,张大海脑子里的淤血压迫神经时间太久,导致他神志模糊,行动不便。要想治疗的话,必须做开颅手术,但手术的风险很大,但只要手术成功,张大海痊愈的可能性极大。

经过慎重考虑,田小枝决定给丈夫做手术,这次是最后的机会。不管成与不成,都只能尽人事听天命了。

小枝将家里所有的积蓄,加上赵继海凑的两万块钱,全部都赌上了。如果赌输了,这个家可能永世难以翻身。

好在天无绝人之路,张大海的手术很成功。术后清醒之后,他第一时间认出了苦守自己多年的妻子。幸甚,一切安好!

经过半年的休养,大海彻底恢复了健康。面对家里的困境,他必须担起挣钱养家的重任。

1996年,赵继海离开了工作多年的肉联厂,下海跑起了货运生意。他带着张大海一起,全国各地跑。生死之交的两人,面对一路的坎坷与风雨,携手闯了过去,也搏出了光明的未来。

古语云:千金易得,知己难求!羊角哀与左伯桃的“羊左之交”彪炳千古,张大海与赵继海也足可以称得上“亚赛同胞”。

0 阅读:54

老刘的回忆录

简介:40年货车司机生涯,跑遍大江南北,见识各地风土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