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案普法】上海一平台因拒绝删除女生裸照,被判赔偿!

柠茶普法 2024-02-08 16:52:20

引言:

在这个数字化时代,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已成为社会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上海的小梅案例不仅是一起个体的网络欺凌事件,更是一个社会共同关切的焦点。

(图片来源于网络)

从网恋到裸聊,再到裸照视频的传播,这一连串事件牵扯出网络空间对未成年人的潜在危害。

《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的实施旨在强化法律对此类行为的制裁,然而,这也引发了我们对更深层次问题的思考,如何更全面地保护未成年人在网络中的权益和安全。

基本案情:

24岁男子与中学女生网恋还诱导裸聊故事始于2022年夏天,24岁的李某在网络上结识了中学生小梅。两人开始了虚拟的网恋,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李某逐渐演变成一名网络犯罪分子。在他的引导下,小梅多次与他进行视频裸聊,而在这个过程中,李某使用录屏和截屏技术获取了小梅的裸照和视频。

到了2022年底,两人的感情出现矛盾,小梅提出了分手。然而,李某并没有释然,反而将裸照和视频发布到一个短视频平台,并以威胁和恐吓的文字要挟小梅,迫使她继续保持这段关系。这些公开的内容在短时间内获得了30+的点赞和60+的评论,导致小梅因此受到了极大的刺激,长时间内不敢与外界接触。

小梅的家长得知此事后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迅速将李某抓获。然而,即便李某已经受到刑事处罚,小梅的照片和视频仍以“仅自己可见”的形式留存在李某所用的网络平台的账户后台。而当小梅及其家人致电平台要求删除时,客服竟然以“该信息已不处于公开状态,无法删除”为由拒绝。

  法院判决:

法院经过审理认为,李某公开发布未成年人的裸照和视频,还发布了侮辱和威胁性言论,其网络欺凌行为情节极为严重,必须对侵权行为承担责任。

而某科技公司作为被告,没有对明显存在违规的隐私视频和侮辱性文字进行甄别审核,并及时作出处理,因此应当连带承担责任。

典型意义:

这一案例呼唤的不仅是法律的制约,更是社会责任的共同担当。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我们能够建立一个更为安全、健康的网络环境,为未来的青少年提供更好的成长保障。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既是法治社会的需要,更是我们每个人对下一代的责任担当。

结语:

此案审理与判决体现了司法对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的高度重视。然而,法律仅是问题的表面,我们亟需更多层次的应对措施。

首先,教育是关键。家庭、学校和社会应合力加强对青少年的网络安全教育,培养他们正确的网络价值观和自我保护意识。

其次,网络平台要加强内容审核机制,确保用户上传的内容符合法规要求,杜绝未成年人信息的泄露。

然而,这一案例更深层次地反映出社会对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的全面责任。法律只是一方面,我们更要从道德伦理的层面引导未成年人,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秩序。

在这个过程中,法律、社会机构、家庭和学校应形成有效的合作机制,为青少年创造一个纯净、有益的网络环境。

0 阅读: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