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和孩子一起安然度过他的青春叛逆期我之见

猎户座的小鱼 2024-04-18 12:00:18

如何和孩子一起度过他人生中的叛逆期?

近来,在头条看到很多父母在发文都是发映自己无法和青春期的孩子沟通,互为路人,甚至发生了许多极端的事件,令人痛心疾首。中国的传统文化不同西方,父母和子女的关系经过几千的传承,到了现在这个时候,先取普通值吧,现在处于判逆年龄的孩子集中在十至十五岁,而他们的父母一般在三十岁左右生育的话,则大多数为七零后,孩子则集中在一零后。下面,笔者想就几个自己的感悟和大家分享:一、不要叫叛逆期

这是点燃家长和孩子之间火药包的一条导火索。很多孩子一听到这三个字就会火冒三丈,我叛啥了,我哪里逆了?

我个人认为,在展开对这个问题的深入讨论时,非常有必要对叛逆期进行重新科学的定义,应该定义为:人类个体在度过童年期后,由于身体的发育和智力的发展以及外部环境的影响,其个人进入到了人生第一个自我认知和观念价值体系的快速发展和成长期,也就是俗称的叛逆期。在这个时期

1、身体迅猛发育,身高和体力突飞猛进,特别是受到饮食水平和外部环境的刺激,性意识的苏醒是明显的特征,值得注意的是儿童性特征的出现(女孩初潮,男孩初遗)比父母要整体提早三到五年。

2、智力明显提高,伴之以众多的信息接收渠道和海量的信息接收和刺激,孩子迅速形成了人生观念和价值体系的大体框架。

伴随着以上两个条件,小孩迅速进入了具有自己独有的判断方法和观点,做为孩子的父母,你们应该欣喜的庆祝,雏鹰就要起飞,去寻觅属于他的一片广阔天空。同时也会心酸,从现在开始,你们和他会渐行渐远。

小孩进入快速成长期后,由于父母和小孩双方所处的环境的巨大差异,必然会在各个方面产生各种差异和对立,很多父母,特别是面对第一个孩子的时候,往往还沉浸在小孩在童年时间的乖乖仔的印象中,当小孩进入快速成长期时,表现出和父母不一样的观点和做法时,就理所当然的认为是不听话,叛逆!而小孩心里面则认为,你们讲的不对!我把这种冲突成为观念冲突期。

二,为什么家长和孩子在观念冲突期会产生如此之多的冲突?

首先,家长们,你们认识到自己的少年时代和你们孩子是有人类历史以来差距最大的吗?

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龄后,就会进入他的身体和意识的快速成长期,也就是俗称的青春期,到了这个时期,你和你的孩子会在各个方面产生巨大的差距,这就是你和你的孩子进入冲突期的物理基础。

1、由于你和你的孩子在成长期的巨大差异,必然会导致全方位的意识和观念冲突,现在的父母一般年龄段集中在七零后和八零后,这批父母成长的时期,我们国家还处在一个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比较贫乏的阶段(相对于现在),接受的还是比较传统的教育,从外界获取的信息渠道也比较贫乏。

而现在的孩子的成长环境和父母相比已经有了天壤之别,特别是在信息的获取渠道上,现在的孩子面对的海量信息,他们的问题是如何甄别信息真伪的的问题,他们的意识和价值观在快速成长期更多的是受到外界的影响,而不是父母的影响,所以必然导致父母和孩子双方的巨大差距。

2、随着这种差距的不断加大,残酷的事实上,孩子在潜意识里面已经产生了父母是平庸之辈,我才不要做像父母这样的人的意识。随之产生的后果,孩子对你的观点已经有了全盘否定的趋势,开始争辩,开始顶嘴,内心里想,我就是不想过你们现在的生活,你们太平庸了。

3、社会上贫富差异的存在,一些炫富现象的存在,导致孩子也产生了要过那样生活的幻想,而现实的差距,特别是大多数家庭的差距,很容易让他们产生不公平感,尤其是现在社会竞争的激烈,现阶段读书就业竞争的激烈,也让他们对自己的前途产生了强烈的迷茫感,甚至当看到父母疲于在社会上打拼还是生活平平的时候,内心的挫败感可能会更强烈。

综上,社会的无限可能还有孩子的无限可能,增大了孩子的期待值,而家庭的现实和社会的现实还有大多数孩子学习成绩的平庸,又增大了孩子的焦躁感,两者的强烈反差,我认为是现在孩子在青春期表现出各种“叛逆”行为的最重要原因之一。

三.如何看待孩子玩手机玩游戏和追星?

孩子到了快速成长期(俗称叛逆期)后,家长们议论最多的是孩子玩手机,其中男孩是玩游戏,女孩是追星。这方面引发的极端例子已经太多太多了,多的已经让我不再举例了。

怎么看待手机这个在父母那辈小时候没有也不敢想象有的东西?笔者的看法是,手机汇集了人类社会现代各种科技的精华并通过它集中把科技的便利和精华全部送给具体的人类个体享用,对于现代社会的绝大多数人,手机目前已经成了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离开了手机,毫不夸张的说,就是寸步难行!

就一个成年人来说,手机的好处远远大于它的弊端,正因为是它的好处太多了,也就是太好玩了,所以才导致孩子们对它深深入迷,爱不释手,进而衍生了现在的一系列手机病。弄清楚了这一点,我的看法是:

1,手机一定要给孩子们看,如果一个孩子到高中毕业都没有自己的手机,这个孩子的成长一定会有更多比玩手机带来的问题。

2,给孩子手机的时间,建议在小学毕业的那个暑假,这个假期相对来说没有那么大的学习压力,也有利于家长引导孩子怎么样正确的玩手机。

3,家长应该在互动和平和的环境中培养孩子玩手机的习惯,特别是时间管理上,最好能做到,家长和孩子在玩手机时有共同的兴趣点。特别是您能和孩子同玩一款游戏,共同喜欢一个公众人物,孩子必然不会和家长有公开冲突顶撞的行为。

4,不断的长时间的培养孩子在海量的信息面前如何分辨真伪,如何在海量的信息里面吸取对他有用的东西。

5,和老师联手,加强对孩子玩手机的管理。孩子可能不一定听你的,但是大多数孩子会听老师的。

6,当孩子在某一阶段特别沉溺于手机的时候,特别注意不能用简单粗暴的方法,如没收孩子的手机,把孩子的手机摔坏甚至动手!这点孩子的爸爸尤其要注意!

7,孩子除了玩手机外,应该还要有和手机同样感兴趣的正当爱好,这一点从幼儿园开始就要培养,如果您在幼儿园和小学阶段,都是送孩子去一些他内心并不喜欢的兴趣班,久而久之,孩子没有一个能和手机抗衡和匹敌的正当爱好,那他接触到手机后,玩手机必然是他的唯一爱好,不入迷才怪!

切记!不要怪孩子沉迷手机,当孩子有手机病的时候,就证明您在他玩手机之前没有尽到家长的责任,培养他自己内心真正喜欢的正当爱好!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如果一个男孩很喜欢打篮球,他以后会不完全顾篮球而独痴手机吗?

因此,笔者的观点很鲜明,孩子玩手机出了问题,不是手机的问题,也不是孩子的问题,根本原因就是家长的问题!

以上只是简单罗列了笔者平时思考到的几个方面,要做好和自己的孩子一起安然的度过他们的叛逆期,其实还有太多太多的内容,恕笔者无能,就不一一列举了。大家肯定还有很多好的方法和经验,也请一一赐教和交流!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