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式耳机这两年特别火,从百元到千元价位都有不少选择。但贵的就一定比便宜的好用吗?为了搞清楚,我挑了三款价位差距很大的产品来横评:百元段的西圣Olite2(199元)、千元出头的Olafriend智能体(1079元),以及高端定位的科大讯飞Air2(1349元)。从佩戴、音质和功能配置三个方面来聊聊它们的实际表现,看看差价背后到底值不值。

佩戴体验
西圣Olite2的单耳重量约7.5g,采用ErgoFit2.0结构和黄金三区支撑设计,贴合度高达99.9%。实际戴上之后耳挂稳固但不勒耳,长时间佩戴耳朵没有压迫感,轻量化的优势特别明显,通勤和学习时都很适合。

Olafriend智能体则是6.9g的重量,外观看上去很小巧,充电仓造型很有设计感,时尚感不错。不过它的耳挂贴合稍紧,佩戴舒适度中规中矩,但胜在小巧轻便,整体不会带来负担。

科大讯飞Air2的重量要到10.5g,单耳确实偏重一些。它的设计有点高端耳机的商务感,采用黄金配重比和记忆骨架,稳固性不错,但佩戴久了会觉得耳挂部分略厚,舒适度不如西圣和Olafriend,更适合办公场景而不是运动场景。
音质表现(试听曲:张韶涵《破茧》)

这首歌从开头的低声吟唱到副歌的高亢爆发,对耳机的中高频表现要求都不低,很适合测试人声清晰度和空间感。
西圣Olite2搭载16×10mm跑道型动圈单元,并且有2.0 SurroundWave™ 3D音场技术,听《破茧》时人声立体感非常突出,中频饱满,背景乐与人声层次分明,空间感比同价位产品强得多。三腔体声学结构和SonicFocus 2.0定向传音技术在防漏音的同时也保证了声音细节,很有超价位的表现。

Olafriend智能体用的是10mm动圈单元和分子级仿生复合振膜,辅以动态EQ和低音补偿技术,听起来高频清晰,低频力度也不错。但在《破茧》副歌高亢部分,会感觉背景乐有点盖过人声,声音层次稍显混杂,适合日常流行乐的听感,但对人声的解析力会稍显逊色。

科大讯飞Air2配备18×11mm大单元,经过Hi-Res认证,还联合爱乐乐团调音,整体听感偏稳重,低频下潜深,舞台感宽阔。《破茧》的人声表现清晰度足够,但在副歌高频部分略显收敛,缺少一点亮度。不过整体均衡,适合办公或长时间聆听,耐听度很高。

功能配置对比
西圣Olite2采用蓝牙5.4,连接抗干扰性强,15米内连接稳定,游戏模式下还支持60ms赛事级低延时,适合打游戏。续航方面6+18小时足够日常使用,双麦ENC AI通话降噪也让它在通话上表现不错。整体来说,199的价格能给到的功能非常全面使用。

OlaFriend智能体同样搭载蓝牙5.4,支持双设备连接和AI降噪,在嘈杂环境下音量会自动调节,配合豆包App还能体验更多智能操作,适合喜欢玩智能生态的用户。续航8+28小时表现不错,不过没有特别强调防漏音技术,通话私密性会稍弱。

科大讯飞Air2支持蓝牙5.3和双设备连接,续航直接拉到19+53小时,这一点对长时间办公的人很友好。它的AI功能更是亮点:支持录音转文字、翻译交流,甚至能当办公助手用。但蓝牙版本稍落后,连接范围和延迟体验比西圣差一些,更适合注重生产力和商务场景的人群。

性价比对比
把价格和体验放在一起看,高低档的差距一下就出来了。西圣Olite2199元的定价,可以把佩戴舒适、防漏音、空间感音质和基础功能都做到均衡,属于小预算也能闭眼入的那种水桶型产品,体验完整不偏科。Olafriend卖到1079元,主打的是AI语音和互动体验,功能确实有新意,但在听感和漏音控制上并没有拉开碾压差距,溢价感比较明显。科大讯飞Air2要1349元,价格最高,主攻的是AI办公、翻译和长续航,用得上的人会觉得值,但如果只是通勤听歌或者运动使用,投入和体验不太成正比。

简单说,西圣的价格最友好、日常体验最均衡;Olafriend卖的是概念和交互;科大讯飞Air2是给特定人群的高配工具,越用到它的办公功能越能体现价值。
总结
所以开放式耳机真的不是越贵越好。预算有限的同学,闭眼入手西圣Olite2就能体验到接近千元耳机的核心体验;而如果你想要更强的智能或AI功能,再考虑Olafriend和科大讯飞Air2也未尝不可。最终选择,还是看你更看重音质、佩戴还是功能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