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首表现力极强的诗,评李不嫁诗歌《花也有冲冠一怒的时候》

格命草 2024-04-22 21:25:59

格命草诗评

原文

花也有冲冠一怒的时候

文/李不嫁

逼急了,狗会跳墙

兔子会张嘴咬人

棍棒之下,公牛会顶撞主人

我就见过被牛角挑成窟窿的老农

靠在田垄上,流尽最后一滴血

打得太狠了啊!这些平日里

温驯的畜生,给你看家,护院

给你提供御寒的皮毛,给你犁地

老了还把一身骨头,连皮带肉给你

乡野的命都卑微,都能忍到极限

但逼急了,退到墙脚的鸡冠花

也有冲冠一怒的时候

雄赳赳的,仿佛就要振翅跃起,啄瞎人的双眼

诗人简介:李不嫁,男性公民,六零后湘人,传统媒体从业者,80年代毕业于湘潭大学哲学系,因其诗作的特立独行而被称为湖南的老诗骨。

赏析

这是一首极为写实,又具揭示性的诗歌。诗人再一次将人性的恶摆到台面上鞭笞,从动物的疼痛中,我们能感受到人性的贪婪和扭曲。诗人写了不少这类题材的诗歌,跟人、跟生活贴得很近,如果没有亲历,是难以如此具象和深刻的。正如诗中描写公牛把老农挑成窟窿的画面,很血腥,很有冲击力,令人印象深刻。诗人运用这些具有张力的词语很是熟练,在多首诗中均有呈现。这或许造就了一个诗人的风格,这种独特性只有从他的诗中可以感受到,也是区别于其他诗人的显著特征。作为创作者,这点值得思考,如何写出自己的风格,成全诗歌。闲话少说,下面来欣赏下这首诗。

首先说说诗题,看着是不是很眼熟,冲冠一怒是怒发冲冠的变体,运用典故对增强诗歌的表现力有着最直接的作用,既耳熟能详,又瞬间拉近读者,快速进入诗人设置的诗歌情境,这就是文字的催眠作用。

接着,顺势用了三个排比句,来呈现冲冠一怒的结果。狗急了会跳墙,兔子急了会张嘴咬人,公牛急了会顶撞人。这种紧张的对峙状态,在动物身上就是本能的体现。诗人重点描述了公牛顶撞人的事件,作为亲眼目睹的事,又是惨烈的状态,自然令人印象深刻,将这样的事件搬到诗中,对没有真正见过牛的人来说,绝对是一种震撼。这就是生活诗化观点的体现,因为真实,才有力量,诗歌才不至于空洞乏味。

如何做到真实?诗人将细节表现得很入眼,牛角挑成窟窿、靠在田垄上、流尽最后一滴血,画面是令人震惊的,也是让人感到无能无力的。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的毁灭,总是事出有因,而作为动物仅仅是本能反应,诗人最后给出了原因,“打得太狠了啊”。如果生命彼此互相尊重,悲剧或许会少很多。诗人在此揭示的是生命最原始的状态呈现,这种失控状态放在动物和人身上几乎是一样的,罪恶有时候是另一罪恶引起的,罪恶本身就是罪恶的导火索。

紧接着,诗人通过描写这些温驯的畜生在正常状态下的情形,与上文形成极大的反差,真正做了“物尽其用”,仍然没有好下场。人与人之间都会因为利益而戕害彼此,更别说人与动物了。因此,诗人得出了结论:乡野的命都卑微,都能忍到极限。这可当作名言警句,对生命的认识和探究已是深刻至极。

然而,更戏剧性的一幕发生了,连植物类的鸡冠花被逼急了,都会振翅反抗人。诗人通过动物过渡到植物,将愤怒移情到植物,这个更加弱势的、更被动的物种,也有怒发冲冠的一刻。所以,诗人已经将讽刺用到了极致,以此来揭露人性之恶,不能不令人感到震惊和羞耻。

通读全诗,可以看出这是一首表现力极强的诗。诗人通过对动物、植物和人类关系的描写,展现了血淋淋的现实,不论是什么物种,被逼急了,都会起来反抗。大自然是神奇的,人不是大自然的主人,只是其中的一份子,生命和生命之间都有血脉联系,打破平衡,必将被行为反噬。这首诗叙事、说理、构思、用词用典堪称一绝,诗歌是一个系统工程,入门容易,进阶难的一个艺术门类,形成自己的风格是进阶的第一步。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悲天悯人的心性,以及纯熟的诗艺,这两者是风格形成的关键,诗是诗人的同胞兄弟。

抛砖引玉,就诗论诗,以写代学,至此,就结束了。如果您有不同的看法,欢迎评论区交流。如果您有值得推荐的诗歌,欢迎留言告诉我,一同欣赏,共同进步。我是诗者格命草,欢迎关注,下期诗评见!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