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大臣只会方言,上朝和皇上怎么奏对?

德叔谈史悠悠过 2024-04-14 10:42:59

古代大臣有口音,官话不标准,上朝咋办呀?

其实,没啥办法,那就闭嘴呗。

反正对于绝大部分臣工而言,上朝就是做个群演,充个人数,就跟我们现在公司开员工大会一样,没啥可能有机会和董事长面对面交流。

就算真有什么事,一般也轮不到当事人自己来讲,都是把奏疏先递上去,由通政司或者鸿胪寺的工作人员代为朗读。

至于这两个部门,大家放心啊,也们选人时候的基本要求就是相貌端正,一口官话字正腔圆,绝对不会出现口音问题。

以上是大朝会中的情况,如果是小规模私下讨论时候呢?

这个时候人人都要发言了吧。

其实,在这种环境下,更不会出现口音乱的问题。

咱们从唐宋讲起,那时候,南方除了江浙都是不毛之地,用来流放人的。

这个苏轼最清楚了。

诸如丞相之类的高级岗位,基本都掌握在中原地区出生的人手中。

宋朝甚至还有赵国胤亲口定下的歧视性制度。所以南方口音,在唐宋的大部分时间里,是不会在核心人员中大规模出现的。

直到王安石上台后,这种情况才稍见好转。

但此时,北宋也差不多走到尽头了。到了南宋呢,又变成了江南人的天下。

大部分宰相都出自于浙江、江苏,偶有几个祖籍北方的,那也仅仅是祖籍。

北方都在金国人手里,所谓的这些北方人,实际上真一天都没待过。

接下来的元朝存续时间不长,但高层中大多数都以蒙古王公为主,甚至开小会的时候用蒙文,那都是常有的事,这里就不多加赘述了。

到了我们比较近的明清。

先说大明,因为有“非翰林不得入阁”的规矩在,所以能在皇上跟前行走的大学士们都是曾经科举头几名出身的。

且不说这帮能把四书五经背出花来、灵活运用、压倒了普天下99.99%读书人的超级学霸。

他们学个官话有多容易,也不提翰林院本就有人物俊伟、语音正当的面试门槛。

单论一个人,如果从小小的庶吉士开始起步,再熬到内阁阁臣,在京城活了半辈子的情况下,这口音,差不多也改过来了。

在《万历野获编》里就提到过,一个出身江浙的京官,离家久了,家乡话怎么说,都给忘记了。

到了大清呢、,军机处里基本也都是以满人八旗子弟为主,偶尔进个福建人李光地、安徽人张廷玉,就这种神级大佬,你让他直接说满语蒙文,甚至蹦出一口纯正的伦敦腔,我都真的不会有一点点意外。

既然如此,也不是就说在皇上面前因为大臣口音问题,而导致交流不便的情况没有发生过。

对于一些低级别外臣,还有没啥文化的武将,以及其他原因被单独招见的平民,是可能出现这方面问题的。

这里不得不说一下清末的梁启超,广东籍举人出身,进士没考上,京城没待过,所以在被光绪召见的时候。

巴拉巴拉讲了好多广东话,光绪愣是没听懂,从而就只给了他一个六品官,让他负责京师大学堂的翻译工作。

其实实际上,这种事情实在太少了,也就光绪当时由于着急笼络人才,啥人的话都想听听,才会发生这样的事。

正常情况下,像外臣进门之前,为啥来,来干嘛,都早已经以公文方式呈上皇上来了。

所谓的面见天子,带着耳朵,听吩咐就行。最后唱个诺,喊个遵旨,叫个“是”,就能退下了。

而且,不是所有人都喜欢,或者有能力跟老板面对面聊两小时?

要知道,知道伴君如伴虎,不是皇上跟前的人。该说啥不该说啥,两眼一抹黑。

万一嘴瓢了,惹圣上不高兴,掉了脑袋多划不来。所以,面圣这事情,不如惜字如金,保命要紧。

所以,总的来说,能跟皇上唠叨的人,基本都已经解决了口音问题。

而没法或者不敢跟皇上唠叨的,那你有没有口音,也就不重要了。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 阅读:0

德叔谈史悠悠过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