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实权岗位的绍伊古,最终能全身而退吗?

现象在背后 2024-05-14 09:22:34
普京于5月7日宣誓就职,开启第五个总统任期。普京“新官”上任“三把火”的第一把火,就烧出了一个爆炸性的新闻——国防部部长绍伊古被免职调任俄联邦安全会议秘书。这一人事任免为何被西方媒体评论为“俄乌冲突发生以来,普京作出的最重大的一个决定?”何以引起全球吃瓜群众的的热议? 第一,国防部是俄政府6个强力部门中,唯一一个在此次普京新政府人事布局中一把手被调任的部门。俄国防部、联邦安全局、内务部、司法部、紧急情况部和外交部等由总统直接掌握,一把手由总统直接任命的6个强力部门中,只有国防部的绍伊古被替换,其他人员均留用。特别是外交部长拉夫罗夫出生于1950年3月21日,已年过74岁,2002年任现职至今,已达22年之久。而绍伊古才68岁,任职12年,与拉夫多夫相比,还正当年。估计现在的绍伊古,心理上多少会有一些不平衡吧。 第二,这次人事任免有明升暗降之嫌。俄联邦安全会议是俄罗斯安全决策的最高咨询机构,主要是为俄罗斯总统提供咨询建议以及起草重要文件的机构,下设7个办事部门。安全会议秘书是该机构的一把手,在国安会中排名第三,仅次于总统和总理,而在任国防部长,在国安会中排名第六。面上看,绍伊古职位提升了。但是,联邦安全会议看似管的事很多、面很宽,但只有议事权,没有决策权,也就是不掌握实权。联邦安全会议还有一个别称,就是“前重量级人物的养老院”,类似于我国政府中的那个啥。长期位高权重、日理万机的绍伊古到了这里,可能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适应吧。 第三,历来被认为与普京私交甚厚,算得上普金身边的最红的人,这次成了最不红的人。自2012年起担任俄罗斯国防部长以来,绍伊古一直是普京最亲密最信任的手下。普京无论参观考察视察,都只带着他。每次到西伯利亚打猎、钓鱼、宿营,过生日时,身边都有绍伊古贴身相伴,贴心保驾。耐人寻味的是,俄乌冲突爆发以来,除了视察部队和开会时绍伊古和普京同框,已经好久没有看到他们两人亲密无间的休闲放松了。曾经的日子,也不知道以后还会不会有?友谊的小船,会不会说翻就翻?每每想到这一点,如今的绍伊古,想必内心深处或多或少会有一些惆怅失落和别样愁绪吧。 在世人眼里,关于绍伊古的这次人事任免,很突然很意外,所以议纷纷。不过,从俄乌冲突爆发两年以来的诸多不顺利不和谐,还有近期俄国防部接连发生的负面新闻看,绍伊古被免国防部长,看似出乎意料,其实也在情理之中,事先并非没有端倪。 一是俄乌冲突一出手打出的是令人大跌眼镜的效果。本以为板上钉钉、手到擒来的“速决战”,却毫无悬念、一泻千里地打成了“持久战”。俄军当时多自信?首次出动的20万人,居然分兵出击同时扑向13个目标,还以为会像1968年“布拉格之春”和1979年″“风暴333”行动,一举拿下捷克斯洛伐克和阿富汗首都一样,首批攻击基辅安东若夫机场这个要害目标的兵力,居然只有300名特种兵。战局的发展有多意外?连美国刚开始都懵了,直到俄军精锐在基辅被打得丢盔弃甲、落荒而逃,看到沿途俄军溃逃时一路丢弃的崭新的装甲车辆、武器装备,美国人才反应过来,北极熊已然不比当年,乌克兰有戏。最富戏剧性的要数马克龙,冲突之初可是一个铁杆和事佬,是俄军在战场一系列的拉垮表现,让他反转成了一个力挺乌克兰与俄罗斯死磕的人。 二是接二连三的不利战局,暴露了俄罗斯国防与军队建设的外强中干。开战之后一年多的时间里,俄军先后经历了基辅、赫尔松大溃败,乌克兰第二大城市得而复失,以及险象环生、惊心动魄的红利曼大撤退,可谓是一败涂地。就在去年5月3日,还首次发生了乌军慢速无人机长途飞行600公里,成功袭击克里姆林宫的事件。以致外长拉夫若夫面对西方媒体记者对俄军战斗力的质疑,只好自我解嘲称,“我们有很大的耐心——有句谚语是这么说的:俄罗斯人驾辕很慢,但驾好后跑起来很快。”虽然俄军取得了被称为“绞肉机”的2022年5月亚速钢铁厂战役、被称为“血肉磨坊”的巴赫穆特战役,以及今年2月恐怖血腥的阿夫杰耶夫卡战役等三次战役的重大胜利,夺取了乌克兰东部的3座军事重镇,但历时短则5个月,长的达9个月之久,而且付出巨大,是名副其实的惨胜,远不能洗刷俄军4次大败仗的耻辱。此次人事任命中,总参谋长格拉西莫夫依然留任,说明普京对俄乌冲突中俄军的组织指挥是认可的。将绍伊古调任,说明普京对国防部长这个整个国防与军队建没的大内总管,是不满意的。而此次对于别洛乌索夫的国防部长任命,无异是在找一个救火队员,一个给绍伊古擦屁股的人。总而言之,一言以蔽之,仗没打好的原因,不是军队没用好,而是军队没建好,不好用,不管用。需要的时候顶不上去。别看老绍平时鞍前马后把普京伺候得再好,但该办的正事没办好,关键时刻掉链子,让普京下不来台,让一向大国沙文的俄罗斯蒙羞,这也难怪普京要挥泪斩马谡了。 三是发生了瓦格纳心生不满的兵变。​瓦格纳的兵变时,7000人的部队从战场向莫斯科长趋直入500公里,一路秋毫无犯,更像一次“武装游行”,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普里戈任和他的雇佣军并没有真反的意图与决心,属“被逼上梁山”是有一定可信度的。整个叛乱期间,普里戈任的最大矛头就是指向绍伊古,他指控国防部“腐败”,故意让雇佣军送死,还骂绍伊古:“不给我们弹药的人,你们会下地狱”。巴赫穆特就是瓦格纳以损失2万人的代价换来的。这次兵变,让俄军损失了一支令人望而生畏的战场主力,给俄罗斯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有着草根逆袭成功的高维情商,有着被称为“普京御厨”绰号的普里戈仼,居然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死谏,集精明、聪明和高明于一身,雄才大略的普京,难道会看不出一点什么吗?普里戈任死于非命,换来的却是绍伊古的稳如泰山。这个世界,或许只有绍伊古没有感觉到到,普京一切如常的平静下,内心的暗流涌动和波澜起伏。用一句中国的网络语言来表达就是,此时此刻的普京,内心深处早已有1万个那个啥,在奔腾。 此外,在国防部内部,还有4月23日因受贿被捕的俄国防部副部长铁木尔·伊万诺夫事件,受其牵连,俄国防部门第一副部长的鲁斯兰·察利科夫日前已受到俄罗斯联邦安全局的审讯,并于5月12日递交了辞呈。至此,俄国防部面临大换血,已无任何悬念。此事最终是否会牵涉绍伊古?俄国防部是否会陷入战争状态下塌方式腐败的丑闻?绍伊古的调任会不会是调虎离山?绍伊古无论是因为个人原因或要负领导责任,最终能否平安着陆全身而退?都是疑问,值得持续关注。
0 阅读:219

现象在背后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