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年,毛主席任命黄永胜当总参谋长,他却找到林彪说:我不想当

振华振兴近代史 2024-04-25 22:07:35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现在需要你坐专机,速来中南海”。

1968年3月的某天深夜,广州军区大院内,睡眼惺忪的黄永胜接到周总理打来的电话。

他立即整理行装,火速赶往北京。

到了中南海后,毛主席先是夸赞了一番黄永胜在广州军区的工作,接着又说到他也算是资历深的老革命了。

黄永胜心跳如雷鼓,直觉告诉他,要有大事发生了。

之后,黄永胜走出中南海时,只觉身在云端,双腿轻飘飘的。

他定定神思索许久后,决定向老领导林彪求助。

那么,黄永胜到底因何事被中央急召呢?林彪又会给他之后的人生带来怎样的变化?

黄永胜

黄永胜与林彪私下关系一直很好,二人一见面,便略去了多余的客套,他直接开门见山地对林彪说:

“林总,我不想当总参谋。”

原来,毛主席嘱意黄永胜接杨成武的班,希望他未来能主管三军工作,当总参谋长。

而黄永胜自言不愿做总参,也着实不是虚伪的客套话。

因为那时的总参谋长的确不好当,建国后,徐向前、聂荣臻和粟裕三人,曾经先后成为总参。

之后,黄克诚和罗瑞卿也相继担任过该职位,并且,杨成武也才代理了没多长时间,如今却又要更换。

比起这些久经沙场的老将们,黄永胜实在是没有信心能够胜任,他的心里亦是忐忑不安。

听完黄永胜的话后,林彪一脸平静,他是完全知晓内情的,黄永胜之所以成为总长人选,也是毛主席深思熟虑的结果。

伟人曾经不止一次对身边人说过:

“黄永胜还是个娃娃就当了兵,他虽然没参加南昌起义,但参加了秋收起义,也是上了井冈山的。”

青年黄永胜

早先参加革命的时候,黄永胜的名字还叫黄叙钱 。

他17岁就在罗荣桓的队伍里当了兵,秋收起义后,就跟着部队上了井冈山。

要知道,当时毛主席带着秋收起义的部队到三湾时,部队的编制、思想和指挥系统都还有些混乱。

在这样的情况下,毛主席决定进行改编,对于不愿意跟队伍走的人可以发路费回家。

可黄叙钱十分坚定地留了下来,毅然决然跟随毛主席。

那时候,上井冈山就意味着更艰苦的环境,甚至可能朝不保夕。

可以说,同黄叙钱一样选择的人是十分难能可贵的,也正是因此,伟人一直都很惦念那些与他一起上井冈山的老红军,更对他亲自改名的黄永胜印象深刻。

一次战斗中,敌人突然攻到了红四军军部附近,那时还是班长的黄叙钱眼见敌人逼近,根本来不及请示连长,便直接发号施令,带着全班战士与敌人血拼。

几番缠斗后,战士们终于成功逼退了敌人,保卫了前委和军部的安全。

后来,还是前委书记的毛主席,专门在队伍里找到了黄叙钱。

主席看着这个虽满身是泥,却精神抖擞的小伙子,眼中满是喜爱。

他亲切地问黄叙钱:

“你是哪里人,叫什么名字?”

黄叙钱声音洪亮、思路清晰地一一作答了主席的问题。

然而,毛主席听说黄叙钱这个名字后,竟微微摇头说:

“不好,革命战士不能总是讲钱,要讲为无产阶级革命而奋斗”。

接着,伟人思索片刻,又说:

“我给你改个名字,叫黄永胜,希望你在未来革命战斗中永远胜利,一往无前。”

黄永胜

在那之后的日子里,黄永胜也的确应了这个名字一般,在战斗中屡屡旗开得胜,特别是在遇到林彪之后,更是步步高升。

林彪本是红军中为数不多出身黄埔军校,受过正规军事教育的“高材生”,他的确也属于青年军官里的佼佼者,因为指挥有方打了许多胜仗,而逐渐走入毛主席的视野当中。

而黄永胜所在的部队,在不断改编中,也并入了林彪麾下。

林彪性情淡薄,不爱与人交往,一天下来话都难得说两句,但他与黄永胜因为同为湖北人,在部队里有老乡情谊,所以自然要亲近些。

更何况,黄永胜头脑灵活,战斗卖力,很多作战思路上与林彪有共同之处,因此,林彪也很是欣赏他,甚至刻意栽培他。

就这样,在林彪的一手提拔下,黄永胜在部队中的职务节节高升,很快便从连长升到师长。

抗战时期,他曾做过晋察冀三分区司令员,解放战争期间也先后做过军长、兵团司令等职务。

根据黄永胜的儿子讲述,黄永胜对于自己打仗的评价,虽不能说是百战百胜,可也非常自信表达过:自己从未因指挥失误而吃败仗。

革命时期,黄永胜能打仗、会打仗,的确是全军皆知的事情,林彪对他也的确有所偏爱,这也体现在对黄永胜“生活作风问题”的包容上。

东北作战时,黄永胜在林彪麾下担任8纵队司令员,那时有人向林彪报告黄永胜的“作风”有些问题,并向其建议裁撤官职。

但由于当时决战在即,任何干部的任命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更何况,黄永胜打仗是一把好手。

于是,林彪便表示:“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之后,这事便翻篇了。

黄永胜

新中国成立后,黄永胜依旧一直呆在林彪麾下,林彪也很信任他,让他率部驻扎在南方。

黄永胜没有让林彪失望,他在地方的军事工作上不断地做出了成绩。

因此,从那时起,林彪便开始刻意培养他,让他在地方担任领导职务,参与地方工作。

比如,黄永胜在华南时,就做了中共中央中南局书记,还被林彪带入国防委员会。

并且黄永胜担任的这些职务也基本都是实职、要职。

可以说,在林彪的“保驾护航”下,黄永胜在政治上,的确算得上是“顺风顺水”。

因此另一方面,黄永胜成为总参人选,林彪也起到了一定推波助澜的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杨成武离任后,曾有人提议让总参部副总长吴法宪接任。

吴法宪虽是林彪亲信,但林彪却总觉得他是政工干部出身,比他战绩高、资历深的大有人在,将来可能压不住场面。

而身为广州军区司令的黄永胜是上将,其他人都是中将,论资历、战功,其皆属于佼佼者。

再加上黄永胜是经他一手提拔才逐渐站稳脚跟的,林彪对于黄永胜几乎是“了如指掌”,自然深知他的能力应该发挥在何处。

当然,更重要的是,林彪心中很清楚毛主席对黄永胜的欣赏。

因此,他在听过黄永胜推辞的话后,先是定睛看了对方一会儿,直至黄永胜心虚地低下了头,才缓缓对其说道:

“这是毛主席亲自下达的任命。”

听到这里,黄永胜心中一震,顿时明白了这是不容推拒的使命,于是便点头应了下来。

林彪(左三)、黄永胜(左四)

1968年3月,黄永胜正式走马上任成为解放军总参谋长,在那之后,他更是紧跟林彪的步伐,事事以对方的心意为先,甚至专门成立了材料组,对老革命家“动起手来”。

当时,罗瑞卿将军的腿,就是在此期间,因为手术报告未及时获得黄永胜的签字批准,而失去了安装假肢的机会。

在当时的许多行动中,黄永胜无疑起到了煽风点火的作用。

而正所谓“多行不义必自毙”,黄永胜在为林彪“马首是瞻”这事上,彻底栽了个大跟头。

1969年,介于当时国际环境发生变化,已是总参谋长的黄永胜多了一项抓战备的工作。

那时,他工作只有一个特点,就是一切都听林彪的。

所以,黄永胜在做任何决定前,都得林彪先点头,有一些决定,甚至连毛主席都不知道。

10月17日那天,林彪在苏州做出了“关于加强战备”的指示。

黄永胜听说消息后,转头就在18号搞出了“第一个号令”,并在没有报备毛主席的前提下,直接向全国下达了。

有人见到这个“号令”后大惊失色,立马拉住黄永胜询问:

“这么大的事,为什么不告诉毛主席?”

只见黄永胜脸色红一阵、白一阵,强行解释道:

“我怕突发事件发生,就边执行边汇报。”

事后,黄永胜也察觉出不妥,才赶紧向林彪汇报,林彪听后则是沉默不语。

直到全军按照这个指示布置完毕后,他才以电话记录的形势报告给了伟人的秘书。

黄永胜(左三)

之后,毛主席在听完秘书的汇报后,眉头一皱,说道:“立即烧掉”。

1970年的庐山会议上,林彪主张设立国家主席,他的目的自然是为了谋取日后更大的权力。

而一贯紧跟林彪的黄永胜,虽然没有参加庐山会议,但也马上命令秘书起草相关文章,为林彪鼓吹造势。

当时的黄永胜早已身陷歧途、无法自拔,满脑子都是跟着林彪飞黄腾达的幻想。

此时的他还不会想到,自己的好运气早已用光了。

1971年,三叉戟飞机坠落后,黄永胜也退出了原有工作岗位。

当时,党中央对于他这样有战功的人,生活待遇上还是有特别优待的。

黄永胜到了青岛后,环境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只不过由于心中苦闷,身体状况还是一天不如一天。

到了1983年,他已是疾病缠身,为此,党中央还派出了行业顶尖医生,为他进行会诊治疗,并给他用最好的药物。

可即便如此,黄永胜还是于4月26日在病痛中逝世。

黄永胜

他的一生,正应了那句老话:功过不相抵,是非自在人心;因果不虚,业力自承。

6 阅读:1690

振华振兴近代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