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捷财经观察|天价雪糕的落幕与国内奢侈品品牌运营

张捷财经观察 2024-05-19 11:10:17

近日,天价雪糕钟薛高再次成为公众焦点。从“雪糕界的爱马仕”到如今售价仅2.5元的临期产品,这一网红品牌经历了从火箭窜升到迅速坠落的戏剧性变化。据新浪新闻、新民晚报和新民网报道,钟薛高的崩塌并非偶然,而是一系列负面事件的积累。

钟薛高曾因售价高达66元一支,被称为“雪糕刺客”,然而近期却被曝出欠薪裁员,股份被冻结,成为被执行人。在某购物平台上,其临期产品售价甚至低至2.5元一支,这一降价行为引发了网友热议。不少消费者表示感到被欺骗,直呼钟薛高不仅是“刺客”还是“欺客”。

去年8月,钟薛高的微信公众号和微博账号停止更新。公司运营也面临诸多问题,包括裁员、办公地缩减和欠薪问题。2月19日,钟薛高再曝被执行人信息,执行标的为81.81万元,其所持的3,500万股份被冻结。钟薛高方面表示,公司目前在进行“降本增效”,但这一说法并未平息外界质疑。

钟薛高的迅速崛起和陨落揭示了中国奢侈品市场的脆弱性。相比之下,国际品牌如哈根达斯能够长期保持高价,背后是充足的资本支持和严格的品牌管理。而钟薛高在市场销售不佳时,未能坚持价格,导致品牌形象受损。临期产品低价出售,更加速了其品牌价值的下滑。

中国奢侈品市场的挑战还在于制度环境的不完善。国外品牌在面临类似困境时,通常会申请破产保护,保全品牌价值和公平清偿债权。而钟薛高在未能及时得到制度保护的情况下,迅速降价和负面新闻的叠加,导致品牌一落千丈。这也反映出中国在奢侈品品牌运营和市场管理方面的不足。

综上所述,钟薛高的案例不仅是一个品牌的兴衰故事,更是对中国奢侈品市场和制度环境的深刻反思。如何在激烈竞争中维护品牌价值,如何在制度上给予企业更好的保护,将是未来中国市场需要面对的重要课题。

0 阅读: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