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利好引爆游戏板块!行业规模突破3000亿元!这些公司或受益!

私募排排网 2024-05-15 15:33:28

5月14日,游戏板块再度爆发,当日大涨超5%,板块内,汤姆猫、大晟文化、凯撒文化涨停,宝通科技、掌趣科技、天舟文化、冰川网络纷纷跟涨。

游戏板块爆发主要由三大利好因素引爆。5月13日,腾讯WeGame官方微博宣布,一年一度的发布会“游戏之夜”将于5月19日晚上8点开启。据介绍,今年游戏之夜,准备了数十款新作等待与大家见面,也会带来测试节点,上线时间以及制作人访谈等一手独家消息。

网易游戏13日也宣布,2024网易游戏520线上发布会将于5月20日19:30举办,参与发布会的游戏包括《燕云十六声》《萤火突击》《漫威终极逆转》《宝可梦大探险》《蛋仔派对》《指环王:纷争》等。

另外,5月13日晚美股游戏股游戏驿站大涨74%,AMC 院线大涨78%,也给A股市场带来了一定的刺激。那么,游戏行业规模有多大?哪些公司有望受益?

行业持续回暖,规模首次突破3000亿元!

游戏行业在经历了前些年持续限制版号的情况,增长速度有所放缓。不过,自2022 年 4 月游戏版号重启发放,此后步入常态化发放,国内游戏市场迎来复苏。

据东吴证券研报,数量方面,单月版号数量呈现稳中有升趋势,并于 2023 年12月突破100个,2023年共发放978个国产版号,98个进口版号,合计1076个版号,2024年1-4月共发放428个国产版号,14个进口版号,合计442个,已达 2023 年全年版号数量的41%。质量方面,《黑神话:悟空》《地下城与勇士:起源》等诸多精品游戏版号相继获批,版号质量稳步提升。

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游戏工委(GPC)、中国游戏产业研究院联合发布的《2023年中国游戏产业报告》显示,2023年国内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达到3029.64亿元,同比增长13.95%,这是首次突破3000亿元大关,用户规模达6.68亿人,同比增长0.61%。

随着游戏行业的回暖,业内相关的A股游戏公司在2023年的业绩也普遍增长,过半A股游戏公司2023年营收大增。财报数据显示,在A股上市的29家游戏公司中,17家公司2023年营收同比增长,20家公司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实现盈利,其中三七互娱和世纪华通等公司的营收和净利润均实现了增长。

中国游戏企业加速出海!

在行业回暖的同时,中国游戏企业积极拓展海外业务,加强产业布局和研发投入,从全球市场看,游戏出海是国内游戏公司寻求新突破的重要战略方向。相比国内,海外拥有更为广阔的市场规模,据伽马数据发布的《2023 年中国游戏出海研究报告》,2023年全球游戏市场规模为11773.79亿元,同比增长6%。

中国厂商在发达国家当前市占率虽然仍然较低,但提升较快。在东南亚、印度等发展中地区,中国企业市占率已经极高,这些市场仍处于移动互联网高速发展阶段,手游行业正开启高速增长。中国企业只要在此类市场稳住市占率,预期在未来3~5年中将享受当地市场高增长红利。

随着国内厂商全面出海,海外市场已经“蓝海”变“红海”,日韩、欧美、中东市场均被国内厂商逐步攻克。

2023 年中国厂商自研游戏海外收入达164 亿元,同比下降6%,主要受疫后海外移动游戏整体市场规模有所回落。2024一季度中国厂商自研游戏海外收入达 41 亿元,同比增长5%,环比增长5%,同环比双增。

这些游戏公司或受益!

从产业链看,游戏产业链主要由上游游戏研发、发行商,中游渠道分销商以及下游终端用户组成。

上游游戏研发商负责游戏开发和制作,发行商则负责游戏的修改更新、活动运营、市场投放等工作。在上游环节,当前游戏市场已从授权IP方式转为原创IP方式为主,IP持有方流水分成约为5-10%;而游戏开发商的流水分成约为15%-25%。

在中游环节,游戏发行商主要负责游戏的市场推广和运营,部分游戏大厂(如腾讯、网易等)已将游戏研发与发行一体化。

值得一提的是,游戏行业存在一个难以攻破的“不可能三角”,即难以同时兼顾研发成本、研发效率与产品质量。从去年到今年,在AIGC加持下,游戏产业有望打破“成本、效率、质量”的不可能三角。

生成式AI的广泛应用,能够根据文本生成语音、根据主题生成场景、根据二维图像生成三维模型等,极大提升游戏的策划、音频、美术、程序等环节的生产力,压缩游戏整体项目的研发周期与人员规模,大幅降低游戏制作成本。

笔者根据Choice数据、上市公司资讯等筛选出了AI游戏、游戏出海公司,供读者参考。

风险揭示:本文所涉及的内容不保证数据完整性与准确性,分析结论仅供参考,所涉及品种均不构成实际投资操作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所涉的文章观点,仅代表笔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任何个人或机构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修改或将其用于商业用途。转载、引用、翻译、二次创作(包括但不限于以影音等其他形式展现作品内容)或以任何商业目的进行使用的,必须取得我司许可并注明作品来源为私募排排网,同时载明内容域名出处。

0 阅读:3

私募排排网

简介:查私募,查排名,就上私募排排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