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过后,警惕这类骗局!

广东公安 2024-05-08 11:13:27

“五一”小长假,很多人会选择自驾方式出游。然而,由于对外地交通路况不熟悉,容易发生超速、违停等行为。假期结束后,突然收到交通违法的短信通知,不少车主就慌了。

乍一看短信,很多人容易被误导,误以为自己不小心开车违法了。不知道点击链接查看详情时,打开的是山寨版违法查询平台。如果按要求输入姓名、身份证信息、手机号、设置密码,就会造成个人信息泄漏。

然而,骗子要的不止这些,他们会引导受害人下载诈骗APP,达到骗钱的目的。

骗子诱导下载的APP,很可能带有木马病毒,能够窃取受害人手机里的个人信息,甚至可以拦截手机收到的验证码,从而将受害人银行卡的资金转走。

真假短信如何辨别

1,短信来源需谨记

交警部门给车主发出的短信号码绝对不会是手机号码或者带有“00”“+”的境外号码!

2.内附链接很可疑

交警部门的提示短信一般包含时间、地点、原因,并提示车主尽快处理交通违法行为,不包含任何链接。

3.交通术语是关键

诈骗短信的术语并不规范,而是偏口语化,甚至有错别字。

防骗提醒

密码和手机验证码是银行转账最后的保护,千万不可以在非官方网站上填写,也不可轻易透露给任何人。

如果对短信的真实性存有疑惑,车主也可以通过“交管12123”APP进行查询、确认。

来源:珠海刑侦

0 阅读: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