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17日,日本山口县岩国市一所中小学内,一只背部鲜红的毒蜘蛛被偶然发现。经鉴定,此为原产澳大利亚的剧毒物种——红背蜘蛛,其毒液可致剧烈疼痛、肌肉无力甚至呼吸困难。校方紧急上报后,环境部门两日内竟在校园内清除了68只同类毒蜘蛛。涉事学校距离驻日美军岩国基地仅数公里,师生被迫在巡视中学习生活,所幸暂无咬伤报告,但安全隐患已引发家长恐慌。

岩国基地内部通报数据显示,2025年7月22日至10月21日,基地累计清除3506只外来毒蜘蛛,同比暴增50%,创2006年有记录以来最高值。这些蜘蛛包括红背蜘蛛、黑寡妇蜘蛛及褐寡妇蜘蛛等剧毒品种。黑寡妇的毒液含神经毒素,可引发高血压、腹部剧痛;褐寡妇的毒性更甚,若咬伤儿童后果不堪设想。美军基地因封闭管理、缺乏天敌,形成“生态孤岛”,推测毒蜘蛛通过物资运输渠道入侵,并在内部快速繁殖。

毒蜘蛛仅是美军基地生态威胁的冰山一角。岩国市市民团体10月报告揭露,基地附近水体中全氟和多氟烷基物质(PFAS)严重超标。这类“永久性化学物”难以降解,长期累积可损害生殖健康、儿童发育,并增加乳腺癌、前列腺癌风险。当地居民面临“看得见的毒虫”与“看不见的毒水”双重威胁,而美军对污染源头及蜘蛛激增原因始终未予明确解释。

日本政府虽多次要求美军彻底清除毒蜘蛛,但基地治外法权导致日方行动受限。毒蜘蛛通过缝隙、通风管道或运输车辆外溢至社区,暴露跨国军事基地环境监管的“主权盲区”。专家指出,全球化背景下,外来物种入侵与化学生物污染无国界,需建立国际联防机制。然而,美军基地的封闭性使数据透明与合作治理举步维艰。
五、全球警示:非传统安全威胁需跨国协作此次事件凸显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复杂性:
生态安全无国界:毒蜘蛛可能随气候或物流扩散至邻国;
责任主体模糊:军事基地的特殊性挑战主权国家环境治理权;
公众健康优先:儿童作为脆弱群体,需国际社会优先保护。若放任不管,此类危机或成全球化时代新型冲突导火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