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饮食四原则,还有一雷区千万别踩!

程井军说养护 2024-05-17 22:03:21

糖尿病是一种全身慢性代谢性疾病。近年来,由于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体力活动减少,糖尿病的发病率也逐渐增多。

目前医学上治疗糖尿病主要采用饮食调理、中医治疗、口服降血糖药物治疗和胰岛素治疗等方法,其中饮食治疗对于糖尿病患者的康复十分重要。

那么,糖尿病人的饮食应遵循什么样的原则呢?

老程根据多年临床观察,总结为四条:

原则一:慢

糖尿病人吃饭首先要“慢”。每次进餐时间不少于15分钟。细嚼慢咽有利于延长食物吸收时间,有利于降低餐后血糖,有利于减少下餐前低血糖的发生率,有利于锻炼咀嚼肌、锻炼牙齿,从而刺激大脑延缓衰老。

原则二:绿

多吃绿色、带叶子的蔬菜,满足这两个条件的蔬菜每天要吃不少于1斤以上。绿色富含维生素,绿色入肝,可以养肝、清泄肝火,能够缓解糖尿病人的口干、口渴等症状;同时带茎带叶子的绿色蔬菜能够缓解食物的吸收速度,从而达到“慢”能达到的所有好处。

原则三:杂

尽可能使饮食多样化,每顿饭的品种不少于5种。人类是杂食动物,吃的丰富多样,才能吸收到各种营养元素,不可偏食,偏食容易导致营养失衡,同时也会引起身体阴阳失衡,引起疾病。

原则四:和

根据自己的体质情况、季节变化,因时、因地、因人的选用食材调和自己的体质,这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科学进行。自然界是“三山六水一分田”,我们人体的饮食结构也应是这样,三大营养物质: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缺一不可。从中医理论上说,这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真正实现天人合一。

大家在各平台给老程的留言咨询,我空闲时都会看,我发现,关于饮食,除了整体原则,那其中主食问题到底怎么吃?则是大家关心最多的问题?

能不能吃主食?定量多少?

首先,糖尿病患者不吃主食,这是一个绝对的误区!虽然主流的米面、土豆红薯等都具有高升糖的特点,需要控制摄入总量,但糖友们也绝对不能因为以为通过饮食降糖而把主食限制的太低。临床中我常遇到因碳水摄入过少而引发并发症的案例。

为什么不能过度限制碳水摄入?

其一,葡萄糖为体内能量主要来源,如果摄入碳水化合物过少,葡萄糖来源缺乏,就要动用脂肪和蛋白质。体内脂肪分解过多则酮体产生增多,糖尿病患者容易发生酮症酸中毒。体内蛋白质分解过多,时间久了,会日益消瘦、乏力、抗病力低下,极易继发各种感染和神经损伤等。

其二,在饥饿状态下,会引起低血糖后的反应性高血糖,以补充血液中葡萄糖的不足。所以有些糖尿病患者虽然没吃饭,血糖仍然很高。所以,对糖尿病病友而言,并不是主食吃得越少越好,必须根据身体状况及活动强度等,进食适量的主食(淀粉类食物)。

糖友更适合营养低升糖的优质碳水

这里,老程也给朋友们推荐一个可替代的“好食粮”——苦荞麦

糖尿病人总觉得大渴和饥饿,主要是因为摄取的食物里的糖不能正常供应给机体细胞维持代谢需要,但摄取食物太多,又会增加血糖值,所以,糖尿病人最好是用含糖低或者不含糖的食物。因此,苦荞面是高血糖人群的最佳食粮。据《本草纲目》记载:苦荞味苦,性平寒,能实肠胃,益气力,续精神,利耳目,炼五脏渣秽;在《千金要方》《中药大辞典》对苦荞都有记载:可安神、活气血、降气宽肠、清热肿风痛、祛积化滞、清肠、润肠、通便、止咳、平喘、抗炎、抗过敏、强心、减肥、美容等功效。苦荞对降血压、降血脂、降血糖皆有调节作用。

苦荞麦虽热量比米饭高,但营养及膳食纤维丰富,且升糖系数很低,非常适合糖友们食用,尤其是习惯晚上喝点粥又怕升糖的朋友,可以试试干蒸苦荞面。

做法很简单:取苦荞面500克,干蒸30分钟后备用。每顿饭前服用2至3汤勺(30克左右),每天3次,开水冲面糊糊喝。

好了,今天就分享这么多。我是专注糖尿病研究的老程,三十年临床经验,关于任何调理控制方面的问题都可以留言给我。

0 阅读:4

程井军说养护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