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高息股:股息率近8%,净现金占市值65%,未来还有成长

价值投资训练师Max 2024-01-17 11:11:34

风雨飘摇,股市动荡,依然在股市中坚守的朋友,你好。

这几年,在经济前景不明朗的前提下,低估值高股息类股票获得了不错的相对与绝对收益。同样,我运营的各个组合中“龟速之高股息”目前回报最好。该组合开始于2020年3月,截止2023年12月,组合运行了接近4年。在这期间,此组合取得了180%的回报率,年化复合收益率30%+,同期沪深300下跌了8%。

港股连续下跌四年,低估值高股息股票遍地都是。2023年年初,我新设了一个组合“龟速港股低估高息”,期待在港股市场上挖掘一些类似的机会,运行一年后,目前亏损-2.9%,虽然未取得绝对正收益,但相比于恒生指数取得了20%的相对收益。

本文将介绍一下我的组合“龟速港股低估高息”中一只个股——中国东方教育。

建议看这篇文章的朋友阅读我之前的文章《年化30%的高息股策略》,文章详细阐述了我的收息股投资哲学与策略。彼文乃心法,此文为招式。

我的目标很明确,奔着低估值高股息去的,期望选到一只股息率高且能够持续派息的公司,让股息来保护我,让我利于不败之地。因此,看一家收息股公司,我着重看以下四方面的内容:

第一、看股息,看派息是否慷慨,看股息率是否够高;

第二,看现金流,看现金流能否支撑持续派息;

第三、看资产负债结构,看其财务结构是否稳健,能否支撑持续派息;

第四、看边际改善情况,如果边际改善,未来还有提高股息的可能性。

接下来我们看中国东方教育这家公司。

一、分红派息

公司2019年6月份上市,募集47.7亿元。

上市以来年年派息,派息比率接近100%,派息4次,已经派息接近20亿港币。以2022年年报利润为基础,于2023年6月份发放了4.35亿港币,当前市值57亿港币,股息率为7.6%,股息率很不错。

2021年7至11月份,公司有所回购,回购价格区间为7-10港币/股。回购后注销,公司首募以来没有进行增发配股。

派息慷慨,股息收益率不错。

二、现金流

现金流来看,公司经营性现金流不错,每年产生接近10亿元的经营性现金流。但是公司资本开支较多,尤其是2021年与2022年,每年支出10亿元,致使这两年的自由现金流为负,如下图所示。

公司人民币市值约52亿,由此计算下来的自由现金流收益率在2021与2022年为负。这个让我所有警惕。

听了过去电话会议,公司资本开支主要是5大区域中心的建设,到2024年,五大区域中心全部投入使用,未来在江西和江苏还将建设两个区域中心。资本开支后续还会有一些,但最重的时候已经过去,这些区域中心奠定了公司未来五年发展的基础。

三、资产负债结构

我们再看资产结构。

公司金融资产=现金及等价物+定存+金融资产。2023年H1数据为11.8+17.3+5.1=34.2亿元,公司有息负债为0,这样净现金占市值比重为65%,牛逼,现金提供了充分的安全边际,这也是吸引我的点之一。

但是,也有不好的方面。2022年年底公司金融资产为38.3亿元,实际上,公司金融资产这两年在持续下降,资本开支以及派息在持续消耗现金。2020年年底时,该数据为60.7亿元。

公司没有股权类投资,剩余经营性总资产为57.8亿元,其中最主要的资产为物业设备和使用权资产,28.5+23.7=54.2亿元。2020年该项数据为33.4亿元。三年间,增加了21亿元,考虑折旧增加更多。这样的资本开支是否是明智的?

看2022年物业及设备数据。

直接到最底行,楼宇4亿元,装修6.4亿元,家具2.65亿元,电子设备1.32亿元,汽车1.15亿元,在建工程4.82亿元,账面净值19.34亿元。

再看2022年使用权资产。

租赁土地6.3亿元+租赁物业17.9亿元,一共24.2亿元。

再看负债,全是经营性负债。

负债主要两部分,租赁负债和合约负债。2023年H1租赁负债为16.8亿元,合约负债为13.5亿元,两项一共30亿元,公司总负债为37.5亿元,没有有息负债。

租赁负债与资产部分的租赁土地与物业相对应。

合约负债主要是学费,这项负债越多越好。2022年年底该数据为12亿元,2023年H1增长至13.5亿元,2020年,疫情刚开始时,这项数据为14.5亿元。

坏现象是,没有恢复之前的水平,且这三年,公司的楼宇、设备、租赁物业搞了很多,新增了20多亿元。这些新的资本开支能否产生足够的收入与利润?公司的招生能否提高?

四、边际改善

公司2023年H1数据在恢复,边际在改善。新培训人次和新注册人次在2023年H1同比2022年H1增长了20.0%,与合同负债上的增长相互验证。截止2023年H1,在校平均培训人次增长2.6%,新招生的收入在后续确认。

五、收入与利润

看了现金流量表和资产负债表,接下来我们可以看公司的利润表了。

疫情前的2019年,公司收入达到高峰为39亿元,疫情三年,收入有所波动,2023年收入在39亿元左右,基本没增长。再看净利润,2019年为8.48亿元,2022年仅有3.67亿元。毛利率从58%下降至2022年的49.5%,另外,这期间销售费用从7亿元增长至9.6亿元,净利润率从21.7%下降至2022年9.6%。

上市前一年可能有财务粉饰的嫌疑。无论怎样,和2019年对比,公司资本开支很多,但是收入没怎么增长,成本却上升了不少,利润率也有所下降。但是,如果看2020年至2023年这四年的数据,收入略有波动,利润有所增长,从2020年的2.6亿元增长至2022年的3.7亿元。2023H1则略有下降。

TTM归母净利润为3.3亿元,公司市值52亿元,估值为15.8倍,在港股不算便宜。

公司2022年的ROE仅有6.4%,当前公司PB约为1倍,如果ROE持续维持当前的水平,在港股很明显不支持当前的估值。当然扣除22亿的定存与现金后,公司的ROE约为11%,也不高。

以上是我们看到的表象数据:股息水平、资产结构、现金流水平、盈利水平与ROE水平。背后则是职业教育这门生意的本质。

考虑到中国东方教育资产的流动性,以及积累的相关口碑,公司资产重置价值大概率高于当前的账面价值。但是,公司的盈利能力仅有6.4%。这是否意味着公司并没有独特的竞争优势,进而无法使得资产的回报率达到更高的水平?公司的竞争优势是什么?公司未来成长的驱动力是什么?连续3年的大幅资本开支后,能否看到收入较大幅度的增长?

六、简单定性分析

这个行业,非学历职业教育的进入壁垒是什么?

线下培训,是一个资产相对较重的行业。招生是关键,如果招生数量上来,会有规模效应出现,这个规模效应体现在校区不可变固定资产的分摊,品牌渠道费用的分担,在课程研发上的规模效应,当然在渠道上也会有规模效应。

而对于锁定客户来说,因为非学历的职业教育主要目标是就业,学习技能,如果教学水平真的可以,就业不错,则有口碑效应,这样在吸引新生上有一定的效果。长训人数比例增加,客户锁定能力进一步增强,过去公司长训比例也确实在增长。对客户锁定能力的一个例证是,公司的长期学费确实是缓慢上涨的。

因此,行业的进入壁垒:品牌与口碑、规模优势等。

七、总结

行业上,职业教育是一个不错的赛道,是一个长期永续的赛道,至少是一个可以跟随居民收入进行提价的赛道。

竞争力上,公司是非学历职业教育的龙头企业,尤其在烹饪与汽车培训领域建立了较强的在位者优势;

经营节奏上,公司资本开支最重的阶段一斤过去,即将进入收获期;疫情影响结束,2023年的招生编边际改善;2024年的经营主体是降本增效。

业绩上,管理层认为2023年能够实现4亿净利润,2024年收入有10%-15%的增长,2024年利润可以达到6亿元。

估值上,50亿市值,接近8%的股息率,净现金占比65%。

综合上述因素,投资中国东方教育,让自己处于不败之地的基本条件已经具备。至于未来回报率多少,那是市场给的。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

后续的专栏中,我会持续更新组合 ”龟速之高股息“ 与“龟速港股高息低估”中的高股息个股。另外,我准备了中国东方教育在2023年11月份的会议录音,需要的可以私信我。对其他高息股文章感兴趣的朋友,同样可以私信我。

0 阅读:13

价值投资训练师Max

简介:CFA,职业投资人,价值投资训练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