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欲为俄罗斯建高铁,高价不用中国技术背后的双重考量!

张俊甫的观察日记 2024-04-24 15:33:50

在上个月中旬,俄罗斯总统普京通过视频会议正式宣布了俄罗斯将启动莫斯科至圣彼得堡的高铁项目。

这将是俄罗斯的首条高铁线路,通行时间将从四小时缩短到两小时十五分钟。

一个月后,俄方再次公布了高铁列车的承包商。令人惊讶的是,选择的并非中国企业,而是一家俄罗斯企业,这家公司之前没有参与过高铁建设。

俄罗斯政府已经与俄乌拉尔机车公司签署了一份价值120亿卢布的合同。根据合同,该公司将生产两种机车车辆试验样品,按照俄铁路运输工程中心的设计文件。若试验合格,公司需在2028年3月底之前完成高铁列车的制造、认证和交付工作。

新列车的设计时速为360公里,需以8节车厢形式交付,并具备UA3级别的自动化运行动力,即能完全自动运行,无需司机操控。俄罗斯是首次尝试这一技术,仅有中国、法国和日本掌握此技术。

俄方计划与俄罗斯高铁二都公司签订特许协议,实施整个高铁项目。项目将完全采用俄罗斯制造。

该项目的合同规模庞大,平均一列车造价为7.5亿卢布,首批列车包含28列,总造价近10亿元人民币。相比之下,中国的“复兴号”列车组招标单价仅为1.8亿人民币。

编辑搜图俄罗斯一直推迟启动高铁项目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资金短缺。

除了列车采购外,俄方还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进行轨道铺设、车站建设等工作,据估算,总成本将达到1.7万亿卢布。

此外,俄罗斯在高铁建设技术方面也面临巨大挑战。严寒漫长的冬季使得应对这一问题变得更加困难,因此俄方必须采取特殊措施,从材料选择到列车设计,以确保安全和效率。

尽管中国合作可以轻松解决上述问题,俄方却选择自行承担成本高昂、耗时长的自主项目。这一决定背后主要有两个原因。

首先,在俄乌冲突未解且国际形势不稳定的背景下,中俄合作仍面临来自美国和西方的制裁风险。

最近有报道称,由于美国的持续威胁,中俄贸易结算出现问题,中国部分银行担心可能遭到“二次制裁”,因此暂停了与俄方的贸易活动。尽管俄方表示这些困难可以克服,且不会影响中俄关系,但他们担心若与中国合作后再次遇到类似问题,中国因制裁而中断供应,将导致更大问题,甚至可能导致项目失败。

因此,为了减少风险,俄方选择自主开展项目,尽管成本高昂,但风险较小。

另外,经历了美国和西方两年多的制裁后,俄罗斯已经认识到,在关键领域实现自主独立对一个国家至关重要。

冲突爆发之初,西方国家对俄罗斯实施了前所未有的严厉制裁,涵盖金融、技术、贸易等多个领域,对俄罗斯的经济和科技进步造成了明显影响。俄方开始加速发展自身技术和产业链,以减少对西方技术的依赖。在高铁领域,拥有核心技术将有效降低俄罗斯对其他国家的依赖,确保国家利益不受外部变化的影响。

在当今技术迅速发展的背景下,技术拥有者拥有话语权。高铁技术不仅提升国内交通效率,促进经济发展,还通过技术创新增强国家科技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推动在相关领域的研发取得更多突破,使俄罗斯在全球科技竞争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

这一选择对俄方而言不仅是对现状的保护,也是对未来的投资和布局。

2 阅读:324

张俊甫的观察日记

简介:每天分享一个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