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正畸健康日|矫正牙齿的三大误区要避免

新华日报健康 2024-05-15 22:59:11

2024年5月15日是第八个世界正畸健康日,今年的主题是“粲然一笑焕新生”。虽然正畸已经是一项非常成熟的治疗技术,但是很多人对正畸存在不同程度的误解,为此,我们专访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口腔科主任周俊波,为大家纠正关于正畸的常见三大误区。

误区一:儿童的牙齿问题才需要正畸,成年人不需要

很多家长认为,正畸是学生时代的事情,成年人不合适。对此,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口腔科主任周俊波介绍说,牙齿矫正理论上没有年龄限制,即便成年人的颌骨已经停止发育,与儿童相比,确实存在牙齿矫正的难度、风险、时间都增加的问题,但是只要牙周、颞下颌关节等基础条件许可,仍然可以进行正畸治疗。

需要强调的是,不应该等到牙齿畸形的时候才想到去正畸。儿童从2岁半开始定期口腔健康及口腔正畸检查,及时早期干预可减少错(牙合)畸形的发生及严重程度。恒牙早期阶段(12岁左右)是矫正牙齿的最佳时机。民间常说的“地包天”治疗的最佳时机是3.5岁—5岁。

误区二:矫正后的牙齿时间久了会松动

有患者做了矫正之后会担心年纪大了牙齿会松动。对此,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口腔科主任周俊波介绍说,在正畸治疗过程中,牙套的矫治力会使牙齿移动到新的位置,矫治结束之后就会在新的位置稳固如初。专业的正畸医生也会在矫治过程中持续关注牙齿和牙周健康。正规的专业矫正基本不会出现后期的松动问题。

误区三:摘下牙套也就意味着正畸结束了

有接受正畸的患者认为牙套拆了就可以一劳永逸。对此,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口腔科主任周俊波强调,摘下牙套只是第一步,后期还需要通过佩戴保持器来巩固正畸效果。一般保持器需要佩戴两年,第一年全天佩戴,第二年晚上佩戴即可。

(通讯员 杨璞)

0 阅读:1

新华日报健康

简介:让优质的健康内容触手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