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叮”的红包提示音刚落,合租室友的脑袋就探了过来,眼神里的暧昧像针一样扎人:“又是张大叔给的?这月都第三回了吧,金额还一次比一次大”。
我攥着手机里“设备调试+规划服务费”的红包备注,没敢说这1500块是我熬了两个晚上,给张大叔做全套智慧养老方案的报酬。在她们眼里,刚毕业的我总收中年大叔的“大额红包”,早成了“别有用心”的代名词。
可她们不知道,我藏在抽屉里的,是一沓厚厚的服务手册——每本都记着大叔们的健康数据、设备使用习惯,还有我画的简易操作图。这些红包里的钱,是我用专业技能赚来的底气,更是给老家奶奶的“安心钱”。
我学的是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大学四年泡在智慧养老实验室,练熟了各种监测设备的调试,也懂怎么根据老人需求做规划。选择这个专业,是因为老家的奶奶独居,去年摔了一跤没人知道,我急得连夜赶回去,从那时就立志要给奶奶装一套智能养老设备。
可毕业即遇冷。养老院的工作要倒班,月薪才三千五;老年服务公司招的是行政岗,根本用不上我的设备规划技能。我在合租屋啃了半个月泡面,直到那天帮邻居张大叔调试智能手环。
张大叔的儿子在外地,给买了能测心率的手环,可他连怎么看数据都不会,急得在楼下转圈。我帮他连上手机,又顺手画了张流程图:“红色是心率异常,点这个按钮就能给您儿子发消息”。临走时他塞给我两百块,我没要,反而递上张纸条:“我是专业做养老设备规划的,有需要随时找我”。
没想到第二天张大叔就敲了我的门,手里拿着一堆设备说明书:“我想把家里装得安全点,可这些玩意儿太复杂。你帮我做个方案,多少钱我都给”。我熬夜做了8页规划:门口装人体感应灯,卫生间装防摔报警器,手环数据同步给儿子手机,还附了详细的使用步骤。
方案交过去时,张大叔直接发了个1000块的红包:“这比我找的电器师傅专业多了,你不仅教我用,还替我想着孩子那边,这钱该给”。我本来要按市场价收800,他却说:“多的200是奖励,以后我的老伙计们有需求,我都介绍给你”。
从那以后,我的“客户”越来越多。李叔独居,我帮他把智能音箱连上网,教他用语音买菜、听戏曲;王大叔有高血压,我帮他选了能同步血压仪数据的手表,还设置了服药提醒;赵叔腿脚不便,我在他家里装了“一键呼叫”按钮,连到社区服务站和他女儿手机上。
这些大叔们不习惯用线上平台付款,总说“红包方便”,而且每次都会多给点——比如帮李叔解决了音箱连不上网的难题,他多转300说“辛苦费”;帮王大叔调试了半夜的设备,他发红包时特意备注“熬夜补贴”。三个月下来,我攒了整整2万,手机里的红包记录全是“服务报酬”“设备规划费”。
非议是从室友看到张大叔开车送我回家开始的。那天我帮他去郊区取定制的报警器,回来时下雨,张大叔顺路送我到小区门口。室友拍了张照片发在合租群里,配文“刚毕业就傍上退休干部”,流言越传越离谱,连老家的妈妈都打电话哭:“你要是缺钱跟家里说,别做让人戳脊梁骨的事”。
我没哭,只是把每次的服务手册、设备清单和红包备注都整理好。刚好社区要办“智慧养老助老活动”,邀请我当主讲人,我特意请了张大叔他们来。
活动现场,我刚讲完智能设备的使用技巧,张大叔就举着手站起来:“我给大家看个东西”。他拿出我做的规划手册,又展示了手机里的红包记录:“这些红包不是好处费,是给小周的服务费。她帮我装的设备,让我儿子在外地都能放心;她画的操作图,我不识字都能看懂。这钱,她赚得光明正大”。
李叔也跟着说:“我上次半夜血压高,是她教我的手表自动发警报,救了我一命。这样的好孩子,该夸不是该骂”。台下的室友红着脸走过来,递上杯奶茶:“对不起,我误会你了,你真的很厉害”。
现在,我用攒的2万给奶奶装了全套智能设备——防摔报警器、人体感应灯、能视频的智能音箱。上周视频时,奶奶笑着说:“现在邻居都羡慕我,说我孙女有本事”。
我还在社区开了个“银发助老”服务点,专门帮老人做智能设备规划,张大叔他们成了我的“活广告”。有人问我,被人非议时委屈吗?我总会拿出那些服务手册:“委屈,但我知道自己在做什么。靠专业帮别人解决难题,靠本事赚钱,比什么都踏实”。
那些被误会的红包,那些熬夜画的操作图,那些大叔们的笑脸,都让我明白:年轻人的价值,从来不是靠标签定义的。你手里的专业技能,你心里的真诚善良,才是最硬的底牌。
就像张大叔常说的:“钱要给值得的人,你的服务,比红包金贵多了”。
你身边有靠“冷门”专业发光的人吗?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他们的故事,为每一份真诚与专业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