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春节熊向晖独自在家,三只鸡“服毒自尽”,全家人哭笑不得

李志贤 2024-05-03 21:10:31

1970年春节熊向晖独自在家,三只鸡“服毒自尽”,全家人哭笑不得

沧桑巨变的世纪风云里,总有些看似平凡的小事能让我们笑开怀来。比如1970年那个春节,传奇特工熊向晖家中的三只鸡"服毒自尽",把全家人都逗乐了个跑魂儿。别小视这出闹剧,它恰恰展现了革命英雄与生活渣渣之间的喜剧反差。

熊向晖,这位土生土长的山东儿郎,自带一股子乡野足智多谋的豪爽本色。年轻时他就加入中国共产党,后来奉命在汉奸胡宗南门下潜伏窃密12载。周总理曾赐八字诀"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嘱咐他,可见这份任务何其凶险。但熊向晖硬是杀出一条血路,最终为党和人民立下赫赫战功,被誉能"顶一个师"。

只可惜,这位智勇双全的革命大佬,一到生活家务活就手忙脚乱了。他家的那出乌龙闹剧也正从这里酝酿开来。

那年春节,全家人都外出了。临行前熊向晖的儿子托付他"定时给鸡喂粮食"。这老父亲满口应承下来,一付了不起的派头。儿子于是放心大胆地走了,以为一回来就能品尝到鸡飞狗跳淋漓热闹的年味儿。

谁知道一周后重返故里,眼前可就不是什么热闹场景了!三只鸡儿全都瘫在地上,毫无生机。熊向晖那一脸狐狸尾巴像极了做了亏心事的小伙子,支支吾吾解释道"我啊,每天都给它们喂了米..."

这会儿儿子也窥见了房间里一瓶敌敌畏杀虫剂,瞬间就明白了这出乌龙闹剧的缘由。原来这三只可怜的家禽是被这剧毒所勒毙的。它们渴极了,在房中找遍也喝不着清水,眼见只有那瓶绿油油的液体好像能解渴,于是就一口闷了。好一出自作自受的悲剧啊,着实又好气又好笑!

英雄气概与生活技能的强烈反差,正是这出闹剧妙趣横生的关键所在。

咱们不妨追溯一下熊向晖家中这股浓郁的乡土气息。他出生于曾经的大家庭,山东掖县的一个书香门第。祖孙三代同堂,家中当然也养有不少家禽家畜。只不过小时候的熊向晖是个不染凡尘的小阁老儿,对于伺候鸡鸭狗猫之类的活计一窍不通,甚是厌弃。后来就是满门忠烈革命加入了共产党,一路战火纷飞、艰苦卓越,那生活本领自然就更加荒疏了。

所以,当妻儿们把家中交给他打点时,这位老革命家就手忙脚乱了。儿子嘱咐要给鸡喂粮和喝水,他却只听进去了"喂"这个字眼,从袋子里扒出一把把米就往鸡窝里一撒,认为责任就尽到了。

可怜那三只鸡儿,在笼中渴极了,被活活饿憋死。熊向晖那副勤恳投喂新鲜米粒的模样,却无视了鸡儿生命之源的水。最后害得三只鸡误服剧毒,酿成了闹剧。儿子一家人归来,看那三具鸡尸横陈,旁边就是一付焦头烂额的熊向晖诡辩,哪还顾得上伤心,纷纷被逗得前仰后合。

细想想,这位特工大佬虎胆龙威在军事谋略上无往不利,平民的生活小事却一窍不通,着实令人哭笑不得。他为革命事业冒着生命危险窃贼谍报12载,理当也被冠以"英雄"二字。不过,正是这种英雄和生活渣的反差,才让人感受到他并非高高在上,而是个活生生的血肉之躯,有爱有恨有喜有怒。正是这一面,才让这位革命英雄更加可亲可爱。

咱们常说好汉不吃眼前亏,熊向晖就是这等英雄好汉的典型。他待人处世潇洒豪爽,毫无小人得志的囊括把戏。虽在生活上颇有怠慢,却全然出于一腔热血英雄本色。这种 豪爽,正是蜀汉丞相诸葛瑾口中"醉生梦死不理世"的气节所在。熊向晖如此,古今的英雄们大抵也都如此。或许我们无需用高标准过分苛求,反而更应珍视这点小小的生活缺陷,正是这点不足,才能见人见识见风采。

1 阅读:205

李志贤

简介:欢迎大家给我点赞换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