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的担忧,意大利没放在眼里,三个问题上,想请中国帮帮忙

玖号放人间 2024-04-18 21:24:37

文| 春霖

编辑| 昭明

近年来,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蒸蒸日上,2023年第一季度汽车出口量甚至超过了日本,排名全球第一,这引起了欧洲各国的警惕。

在整个欧盟都因为担忧中国新能源汽车进入欧洲市场将挤占本地车企发展空间,想方设法提高新能源汽车准入门槛时,意大利偏偏反其道而行之。

4月12日,中国商务部部长王文涛参加中意商业对话论坛,期间意方提出了三个问题,向中国寻求合作。

那么,欧盟为阻击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准入具体展开了哪些措施?

意大利又具体向中方提出了哪三个问题?

面对意大利的请求,中方又给出了怎样的答复?

一、欧盟的担忧

自2020年中国政府在联合国大会上正式提出“双碳”,我国便多方协调合作向达成碳中和这一目标努力,新能源汽车的飞速发展正是其中之一。

比亚迪、蔚来、长城等国产汽车厂家都做出了亮眼的成绩,不但在国内广受好评,也以创新技术、优秀质量和先进理念走出国门,赢得欧洲市场的青睐。

面对此贸易形势,欧洲政府深感担忧——2023年上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在欧州新车市场占有率高达13%,欧盟认为这严重遏制了本地车企发展。

为保护本地车企发展,自2023年开始,欧盟便逐步出台了各类政策以提高新能源汽车准入门槛。

先是2023年9月,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宣布对中国电动汽车发起反补贴调查;再到法国、美国相继调整新能源汽车的补贴标准,都限制了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出口。

2024年2月开始实施的《欧盟电池和废电池法规》更是进一步提高了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出口成本,国际形势不容乐观。

二、意大利的请求

面对欧盟的担忧,意大利却不以为意。

4月12日,中国商务部部长王文涛出席在意大利维罗纳举办的“中国-意大利商业对话论坛”,这是自意大利宣布退出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以来,中意双方首次开展的高层经济论坛。

论坛中,王文涛呼吁中意工商界人士共同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坚持开放合作,实现中欧绿色产业融合发展。

意大利副总理兼外长塔亚尼在论坛中表示,意方期待与中方展开贸易,通过互惠互利推动经贸合作向前发展。

同时意方提出了三个问题,想请中国帮帮忙。

其一是想邀请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前往意大利投资;其二是希望能开通中意两国的直航航班,加强两国人民友好互通,促进意大利旅游业的发展;其三是希望能向中国市场出口更多的葡萄酒。

由此可见,意方对于中国新能源汽车的生产技术与创新能力抱有着极大的期待与认可,充分体现出意方对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重视和对深化合作的热切期盼。

同时也能看出意方对欧盟既要提倡绿色低碳,又要限制中国新能源汽车准入,保证本地车企盈利的矛盾行为并不赞同。

三、中方的回应

对于意方在论坛上所提出的请求,中方并未立刻给出回应,其原因也是显而易见的。

首先是意大利自身的债务问题。

近年来,意大利经济呈现深度衰退、发展后劲不足、公共债务负担沉重、南北发展两极分化等严峻问题,据欧盟预估,意大利今年的债务要占到GDP的140%。

尽管意大利将目光投向了新能源领域,但其科技创新持续投入不足,上世纪后期所构建起来的科技引领优势已经逐渐丧失。

目前意大利新能源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是基础设施的投资严重不足,缺乏充电站等必要设施。

这使得新能源汽车的出行不如传统的油车便捷,抑制了本国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的意愿。

此外,与中国新能源汽车相比,意大利本地老牌车企生产新能源汽车的成本较高,新能源汽车价格居高不下。

在欧盟限制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的情况下,将油车换为新能源汽车对于意大利人来说并不是一个划算的选择。

基础设施建设的匮乏与新能源汽车价格的昂贵,这两个问题,是意大利通过发展新能源解决债务问题之路上最大的障碍,这并不是仅仅依靠中国新能源车企赴意投资就能够解决的。

其次,是意方与中方合作的诚意还有待考量。

2023年下半年,意大利国防部长圭多·克罗塞托近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声称,4 年前意政府加入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决定是“草率的、鲁莽的”,意大利需要在“不伤害(对华)关系的情况下退出”。

虽然从提出这一论调的时机来看,意方退出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很可能是迫于形势,根本原因是地缘政治的影响以及美国对意方的施压。

但意大利的退出显然是对中国释放出了负面的信号,影响了两国间的政治、经济和贸易等领域的合作。

有学者提出,意大利违背全球化的时代潮流,屈服于美国的压力,选择退出“一带一路”,可能会成为意方的遗憾。

果不其然,意大利在对华政策上反复无常的态度让中方并不能完全信任其合作诚意,对于意方的请求,中方新能源车企并未给出积极回应。

最后,意大利作为欧盟的一员,却与欧盟其他国家“唱反调”,在欧盟出台各种政策抑制中国新能源汽车流入欧洲市场时,意方却邀请中国车企赴意投资。

这与意大利加入中国“一带一路”倡议时的场景何其相似。

2019年意大利成为第一个,也是“七国集团”中唯一加入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国家。

当时《纽约时报》对此发表评价,将意大利形容为中国用来入侵欧洲“特洛伊木马”。

但事实证明,加入“一带一路”倡议对意大利的好处不言而喻,意中双方合作共赢,双边贸易额连续3年创新高。

可惜好景不长,意大利最终还是为了保持其政治立场,退出了“一带一路”倡议。

那么我们是否也可以合理怀疑,意大利今天站在欧盟的对立面,向中国新能源车企发出合作请求,明天也能像退出“一带一路”倡议那样改变立场?

意大利既想回归西方主流价值观,在政治上与中国保持距离,又舍不得与中国互惠共赢所获得的经济收益,但政治与经济立场相互联结,

正应了中国的那句古话:“二者不可兼得”。

还望意方坚守其本心,在鱼和熊掌之间做出选择,向中方展示出长期合作的诚意,想必中方也会乐意与其合作,助力中国车企走向全球化。

参考文献:

姚美娇,王林,林水静:《欧盟拟对中国电动汽车发起反补贴调查暴露私利》,《中国能源报》,2023年9月18日第002 版。

刘叶琳:《“顶峰”遇逆流 贸易摩擦山雨来》,《国际商报》,2024年1月30日第002版。

王帅国:《欧盟阻击中国电动汽车》,《经济观察报》,2023年9月18日第013版。

2 阅读:550

玖号放人间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