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广汽丰田全新威兰达:不造声势,但把该做的事儿都做了

在新能源车型不断推陈出新的当下,燃油车似乎逐渐淡出了主流话题。但现实中,仍有不少用户坚持选择燃油或混动车型——加油便捷、

在新能源车型不断推陈出新的当下,燃油车似乎逐渐淡出了主流话题。但现实中,仍有不少用户坚持选择燃油或混动车型——加油便捷、补能无焦虑、技术成熟、维护成本可控,这些实实在在的优势,构成了他们日常用车的底层逻辑。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广汽丰田推出了全新威兰达。作为历经六代、全球累计销量超过1500万辆的SUV产品线的新成员,这款车并未盲目追逐电动化浪潮,而是聚焦于如何让传统动力车型在智能化、舒适性和实用性上实现切实提升。带着这份好奇,我近期对新车进行了详细体验,发现它在多个维度确实带来了超出预期的表现。

外观方面,新威兰达(品技术)延续了丰田家族近年来强调的力量感设计语言,但细节处理更为精致。前脸采用横向缎面镀铬饰条构成的格栅,与竖向LED日行灯形成对比,整体视觉重心更低,显得稳重而不失动感。车侧线条硬朗,轮拱外扩明显,不仅强化了肌肉感,也为后期更换更大尺寸或越野取向轮胎预留了空间。车身尺寸为4600×1855×1680毫米,轴距2690毫米,在紧凑型SUV中属于标准偏上水平。搭配最大20英寸轮毂,整车比例协调,侧视姿态接近1:2的轮高与车身高度比,视觉上更显运动。尾部采用“琴键式”LED尾灯组,点亮后层次分明,辨识度较高。

进入车内,第一感受是操作便利性得到了优化。仪表台采用水平布局,空调控制区、多媒体按键等常用功能集中在驾驶员视线前方,减少低头频率,提升行车安全性。座椅为全新一体式运动风格设计,侧翼包裹性较强,腰部支撑分布合理,长时间驾驶不易疲劳。值得一提的是,头枕上部厚度经过调整,避免长发乘客落座时头发被挤压,这种细节考虑体现了对不同用户群体的关照。前排座椅配备吸风式通风系统,通过靠背负压吸热,避免传统吹风式带来的关节不适,同时运行噪音较低,几乎不影响车内交谈。踏板采用风琴式油门设计,脚感线性,长时间踩踏不易造成脚踝酸胀。

后排乘坐体验同样扎实。座椅填充物柔软,表面采用与埃尔法同源的半苯胺真皮材质,透气性较好。中央扶手箱设计颇具巧思:两侧均可开启,方便主副驾取物;箱盖可拆卸并翻转安装,正面为扶手,背面则变为防水防滑托盘,适合放置饮料、外卖等物品。全景天窗透光面积较老款增加21%,有效缓解后排压抑感。充电配置方面,提供有线USB接口与50W无线快充面板,兼容主流手机品牌,满足多设备同时充电需求。

在辅助驾驶方面,新威兰达(用车口碑)搭载丰田TSS 4.0系统,核心变化在于引入域控制器架构,使各项功能之间的协同更紧密。实际体验中,自适应巡航在拥堵路段表现稳定,能自动跟随前车启停,减轻右脚负担。车道保持功能在高速行驶时介入平顺,即便遇到车道线模糊或施工区域,系统也能结合道路边缘、前车轨迹等信息维持车辆居中。车道偏离预警的触发速度下限降至35公里/小时,低速城市道路也能提供提醒。此外,系统新增红绿灯起步提示功能——当车辆停止等待信号灯变绿后,若驾驶员未及时起步,车机会通过声音或图标提示“可前行”,避免后方催促。

盲区监测覆盖范围较广,不仅能识别机动车,还可探测自行车、电动摩托车等小型目标,变道时安全感更强。自动泊车支持垂直与侧方车位,操作逻辑简单,系统自动完成转向与制动控制。高配车型还提供遥控泊车功能,驾驶员可在车外通过手机或钥匙控制车辆进出狭窄车位。开门预警和紧急停车辅助也纳入配置清单:前者在检测到后方有来车时发出警示,后者可在驾驶员突发状况无法操作时,自动将车辆平稳刹停并开启双闪。

硬件层面,全车共布置24个传感器,包括1颗830万像素前视摄像头,探测距离可达280米,配合毫米波雷达与超声波传感器,覆盖从起步、跟车、变道到泊车的多种日常场景。

智能座舱部分,15.6英寸中控屏边框仅7.5毫米,屏占比高,显示清晰。车机搭载高通8155芯片,运行流畅,界面切换、地图缩放无明显延迟。语音识别支持四音区独立唤醒,前后排乘客可同时发出不同指令(如“调低空调”“播放音乐”“导航回家”),系统能准确分辨并执行。手势控制功能简化了部分操作:挥手可调节音量或切换歌曲,无需触碰屏幕。手机互联兼容CarPlay、HiCar、CarLife等主流协议,有线无线均可连接,手机导航可无缝投射至车机大屏,提升行车安全。

动力系统提供三种选择:2.0L汽油版、2.5L两驱混动版和2.5L四驱混动版。试驾车型为2.5L混动四驱版,搭载第五代智能电混双擎系统。其核心为行星齿轮功率分流结构,发动机与电机协同工作,动力输出平顺,无明显顿挫。相比上一代,混合动力电池组重量从47.5公斤降至24.8公斤,体积缩小,但通过电芯强化设计,输出功率反而提升。PCU动力控制单元集成度提高17%,重量减轻,响应效率更高。

实际驾驶中,起步轻快,中段加速有力,高速再加速能力充足。WLTC工况下,两驱版百公里油耗低至4.59升,四驱版为4.91升,两者差距仅0.32升,几乎可忽略。续航表现突出:两驱版一箱油可行驶约1500公里,四驱版约1300公里,大幅减少长途出行中的加油频次。对于日常通勤30公里左右的用户,加满一次油可使用近两个月。

四驱系统采用E-FOUR电子四驱,通过后桥独立电机驱动,扭矩分配可在前后20:80、左右0:100之间动态调节。在湿滑坡道或非铺装路面测试中,车辆脱困能力较强,ECB电子制动系统能快速抑制打滑车轮,将动力转移至有附着力的车轮。值得注意的是,该四驱系统不依赖高压电池电量——即使电池电量较低,发动机仍可通过前桥电机为后桥供电,确保四驱功能持续可用,避免部分混动车型在亏电状态下四驱失效的问题。

安全与品质方面,威兰达延续丰田一贯的可靠性标准。车身高强钢占比高,关键部位采用热成型钢材,碰撞安全性有保障。全系标配10个安全气囊、ESP、胎压监测等基础配置。混动系统经过严苛验证,电池寿命长,衰减慢,后期维护成本相对可控。对于担心新能源车电池更换费用的用户而言,这套混动方案提供了折中选择:既有电驱的平顺与低油耗,又保留了燃油车的补能便利与长期使用稳定性。

综合来看,全新威兰达并未试图颠覆燃油车的使用逻辑,而是在用户熟悉的框架内,对智能化、舒适性、经济性和通过性进行务实升级。它没有堆砌华而不实的功能,而是聚焦于日常高频场景:堵车时的跟车辅助、长途驾驶的车道保持、后排乘坐的舒适细节、一箱油跑上千公里的续航能力……这些改进虽不炫技,却实实在在提升了用车体验。

对于预算在15万至20万元区间、偏好成熟动力系统、重视可靠性和实用性的家庭用户来说,新威兰达提供了一个值得认真考虑的选项。它不强迫你改变加油习惯,也不制造里程焦虑,却能在每一次出发中,以更安静、更省油、更轻松的方式,陪你走得更远。建议有意向的消费者亲自到店体验座椅舒适度、车机响应速度,并安排试驾,重点感受混动系统的平顺性、辅助驾驶的实际表现以及四驱在湿滑路面的稳定性。毕竟,一辆车是否真正适合自己,终究要靠双脚去丈量,而不是参数表上的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