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上将王震南下福建求县长办事,狂妄县长:把他给我拷了!

魏伶杰新方向 2023-12-09 08:07:53

1954年,上将王震南下福建求县长办事,狂妄县长:把他给我拷了!

1954年2月,领导新疆工作的王震将军返回中央,被任命为新中国崭新的兵种——铁道兵的总司令。为了促进国家运输系统和铁道兵事业的繁荣,毛主席交给了王震将军一项特殊的使命——前往福建兴修铁路。

王震将军怀揣使命飞驰而至,迅速抵达福建。这位铁道兵总司令在南下修建铁路的过程中却陷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困境。

当王震将军主动与当地县长求助时,他万万没有预料到会面临如此匪夷所思的境地。这位神秘的县长不仅毫不给予尊重,居然将将军直接软禁,对其进行拷问。更为出奇不意的是,事后这位神秘县长竟然口出狂言:“不管你是谁,就是北京的领导来了也没用!”

为什么王震将军要向一位县长寻求帮助?而这位县长又是如何陷将军于如此反常之境?

1954年2月,新疆经历了将军王震多年的辛勤耕耘,从一片贫瘠的土地转变为新中国的建设明珠。这位将军功成身退,回到了繁华的北京,接过了铁道兵司令的重任。

铁道兵的前身,护路军,在解放战争中贡献良多。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发展国家的交通基础设施,“铁道兵”应运而生。王震将军身临其境,毛主席寄予良望。回京就任铁道兵司令,将军不仅获得了军职,更肩负着一项艰巨的任务。

1954年12月,中共中央通过决议,指定王震将军率领部队前赴福建,修建一条从江西省鹰潭通往厦门的铁路。

这项任务的背后有着深远的考虑。新中国刚刚崭露头角,全国各地都在百废待兴的阶段。其中最迫切的任务就是要恢复经济,推动国家的复兴。正如中国古训所言:“想致富,先修路”。

要推动各省的发展,必须在各省建设相应的交通网络。福建,作为沿海省份,却一直受制于交通不便,经济相对滞后。要让福建经济腾飞,就必须为其打通一条与其他省份相连的“血脉线路”。

而福建作为大陆距宝岛最近的省份,战略价值不可忽视。一旦与溃败的蒋介石政权开战,福建将成为我党政权的战略前线。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开战时,大量士兵、武器、后勤装备需要紧急运抵福建。但如果福建没有发达的运输线路,我党我军的整个作战计划都将面临崩溃。为了确保战略部署的顺利实施,福建必须拥有一条强大的铁路运输线路。

在决议通过后不久,王震将军收到了毛主席的接见通知。在中南海,毛主席与王震将军坐在一起,递给将军一本书籍。将军接过一看,竟然是孙中山先生的《建国方略》。

这本书描绘了中国未来现代化建设的构想,将铁路列为其中的重中之重,意欲在中国修建10万英里的铁路。

翻阅《建国方略》时,王震将军已经明白主席召见他的用意。

毛主席随即谈论起孙中山先生书中的铁路建设,并将“鹰厦铁路”的设计计划详细交代。说完后,主席看向王震将军:“这条铁路能完成吗?有没有困难?”

面对主席的坦诚提问,王震将军信誓旦旦地保证:“保证完成任务!”

为了更迅速地完成主席交代的任务,王震将军回去后迅速将铁道兵司令部迁至福建,并亲自监工鹰潭至厦门的建设前线。

没人预料到,亲自督导工程建设的王震将军却遇到了一桩怪事。这一事发生后,将军怒气冲冲地给福建省委书记叶飞打去了电话。电话里,将军大声斥责叶飞,称他的手下出了一个“好县长”!

王震将军遇到了何等怪事,让他如此愤怒?

1955年2月,王震将军肩负着南下建设鹰厦铁路的使命,这是一项备受主席信赖的重要任务。铁道兵司令的他,然而却在一座不起眼的县城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扰。

在王将军的领导下,鹰厦铁路工程于正月初一正式开工。为确保工程进度符合中央的期望,王震将军直接搬迁办公场所至南平,亲自指导工程建设。

刚到达建设现场,王将军对所用的风枪产生浓厚兴趣。他不耻下问,询问工作中的士兵:“这风枪重吗?你们这小伙子能扛得动吗?”

士兵笑笑回答:“能抗得动!将军要试试吗?”

将军听了兴致勃勃,伸手欲抓住风枪。旁边的警卫和干部们连忙拦住:“首长,这风枪太重了,您就别试了!”

王震将军却不为所动,伸手握住风枪。经过第一次的摔倒,王将军顺利地掌控住风枪,开始了工程建设。

在试过工程建设后,王将军开始在建设工地视察。在部队干部的陪同下,他来到了铁路工程建设的食堂。

看到食堂里几乎只有一些简单的蔬菜,缺乏足够营养的菜品,王将军感到不安。他对食堂工作人员说:“战士们每天都付出了很大努力,不要老是吃这些,至少给他们提供些鸡蛋、豆浆,保证战士们有足够的营养!”

考察完食堂后,王震将军又来到了战士们休息的住宅。一看到那些简陋的“群体宿舍”,王将军心中生出一阵痛楚。这些铁道士兵每天劳累不堪,但却居住在简陋的棚子里。

为了更好地改善居住条件,王将军建议新建宿舍,但干部们提醒:“部队庞大,建设新宿舍需要大量土地!”

将军却毫不在乎,他亲自去找当地县长沟通,为部队争取足够的土地。

这位县长的态度让王将军感到意外。他多次打电话给县政府,却被告知县长不在。这让将军产生了疑虑,一个县长整天不在县内工作,这太过奇怪了!为了搞清楚真相,王将军亲自来到县城。

在熙熙攘攘的大街上,将军随机找了个人询问有关县长的情况。

被问及的路人却支支吾吾,不敢言语。终于,一位年长的老人回答了将军的问题。根据老人所说,这位县长完全不像政府干部,整天只知道吃喝玩乐,对百姓只横征暴敛,不知为民服务。

这一切让王将军感到震惊,他决心要揭开这位县长的神秘面纱,为部队争取应有的权益。王震将军的使命,正因此而变得更加严峻而扑朔迷离。

这个县城却隐藏着一个不为人知的秘密,一个败类县长的统治下,这里的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当地百姓向王将军讲述了县长的种种暴行,但却没有人敢于举报。原来,这个县长通过滥用职权,将不同意见的人抓进政府进行残酷折磨。王震将军对此感到义愤填膺,决定揭露这位败类县长的真面目。

王将军决定亲自前往县政府机关,但却被门口的警卫拦住。这位警卫对王将军不屑一顾,认为他只是个“闲杂人等”,不允许他进入县政府。

不甘受辱的王将军选择在县政府门口等待县长的回归。经过几个小时的等待,一辆精致的轿车停在了门口,从中走下了那位满身肥肉的县长,身边还跟着一群拍马赞美的干部。

王震将军毫不犹豫地拦住了县长,直截了当地问他是否就是这个县的县长。县长承认了自己的身份,但对王将军非常不屑一顾,呵斥他不要拦住他的去路。

王将军向县长提出了自己为部队要土地建设住房的请求,却得到了冷漠的回应。县长不但不解决问题,反而想要离开现场。

王将军决心不让这位败类县长逃脱,拉住了他的胳膊,并表明自己只是为了解决问题。县长不仅不合作,还在公然辱骂王将军。在愈演愈烈的争执中,县长竟然下令将王将军拷住,并宣称要将他送进监狱。

王震将军的警卫员们见状,义愤填膺,冲出来与县政府的警卫对峙,保护王将军的安全。

县长仍然不肯罢休,嚣张地要求手下抓住王将军。就在僵持之际,王震将军的下属许清顺及时赶到。县长终于通过许清顺搞清了王将军的真实身份,连忙向王将军道歉,声称自己不知情。这场对峙终于画上了句号,而王震将军的斗争故事,也刚刚开始。

得知县长被撤职查办的消息后,王震将军并没有松懈下来,反而是更加坚定了整顿政府风气的信念。他决定亲自前往当地,确保这位败类县长彻底下台,并为百姓讨回公道。

在离开县政府后,王将军迅速展开了他的行动。他深入调查县政府的问题,与当地的群众亲切交流,了解他们的遭遇。与此同时,王将军还向福建省委书记叶飞汇报了详细情况,并提出了整顿政府的建议。

叶飞对于这一系列的问题感到震惊和愤怒,他决定亲自主持整顿工作。叶飞下令成立了专门的调查组,对县政府进行全面的审查。在调查的过程中,一系列腐败行为和违法乱纪的事宜浮出水面。

很快,整顿行动取得了显著的成果。败类县长被彻底撤职,面临法律追责。同时,其他涉及腐败的官员也被一一处理。福建的政府素养得到了有效提升,百姓们对政府的信任度也逐渐恢复。

在政府整顿的同时,为了满足王将军铁道兵所需的地皮,叶飞迅速与当地政府沟通,亲自推动土地调拨的工作。这一举措不仅解决了王将军所面临的困境,也为铁道兵提供了更好的建设条件。

有了各方面的支持,王震将军率领的铁道兵战士们充满了干劲。他们投入到铁路建设的热情中,团结协作,迅速推进工程。短短两年的时间里,王将军成功率领铁道兵提前完成了铁路建设任务。

这一成功不仅是对铁道兵的巨大胜利,也为王震将军在后来率领10万铁道兵完成更多铁路建设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他的坚毅与正义感成为士兵们的楷模,为我国铁路事业的发展迈出了关键一步。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1 阅读:144

魏伶杰新方向

简介:在这个浮躁的社会,宁可装傻,也不要自作聪明。分享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