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对“假想敌”的设计,幻想其“六步理论”变成流水席

府右街二子 2024-04-29 18:20:08

美国人源自盎格鲁撒克逊民族,出身就是上千年的海盗世家,因此它做什么,想做什么,都基于“它想要什么”这个阶段性刚需,而为了达成这个“刚需”,在文明时代它也不能什么都野蛮来野蛮去,于是就催生出具有美式风格的“六步理论”,即:发现或设想假想敌—为假想敌设计圈套—独自或整合盟友经济军事围堵—物色代理人—挑起战争—获利。

二战时,美国这个“六步理论”还没完全成型,但从中牟利这一点,它是尝到甜头了,包括偷袭它的日本,没有在珍珠港搞它之前,美国也向日本大量出售石油钢铁等战时物资,被山本五十六偷袭一把,美国这才咽不下这口窝囊气,披挂下场。

战后几十年,美国在战争中摸索出一套比生抢“文明”的方式,就是上面说的“六步理论”,被直接应用的国家,有英国(美元取代英镑),有日本(广场协议),有前苏联,包括后来的利比亚、伊拉克、叙利亚、阿富汗、南联盟等等,以及现在的俄乌冲突。

俄乌冲突的起源,不就是美国为了拖垮俄罗斯,而发起的一场“代理人”战争吗?按着美国的“六步理论”,咱们来看看,是不是这个步骤?

第一步:发现或设想假想敌。俄罗斯拥有与美国齐肩的核武库,这跟美国敌视“世界老二”一个概念,于是当仁不让入选;

第二步:为假想敌设计圈套。北约六次东扩;乌克兰颜色革命;三次拒绝俄罗斯加入北约申请;煽动欧洲国家仇俄反俄情绪,以及与俄罗斯经济脱钩。等等。

第三步:独自或整合盟友经济军事围堵。全向制裁俄罗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集团,总共开出的近2万项制裁目录,俄罗斯领走18000多项。

第四步:物色代理人。波兰还是乌克兰?OK,乌克兰“成熟”了,从地理位置和战略梯次来说,波兰更适合“中转站”角色,当然,在乌克兰顶不住情况下,波兰再直面俄罗斯也不迟。

第五步:挑起战争。俄罗斯三次入约申请三次被拒,再有耐心,也知道自己是“热脸贴冷屁股”的一厢情愿了,想撒气,吐出这口恶气,巧了,乌克兰为了向西方集团递“投名状”,对其境内俄语区的俄罗斯人,大肆抓捕及屠戮,包括袭扰俄边境居民。俄罗斯“叔”可忍“婶”不可忍,“特别军事行动”于是展开。

至于“第六步”,即便还没有看到冲突结束的影子,但这不妨碍美国从中牟利。仅从这一点就能看出,美国渔利,并不看对方是“敌人”还是“盟友”,只要自己能赚钱,无所谓谁是冤大头。

你看,北溪海底管道被炸,一开始还三心二意的德国,不得已也跻身购买美国液化气的队伍;俄罗斯威胁论一再放大,北约成员国个个踊跃采购美国的武器。包括捆绑欧洲跟自己一起不遗余力援助乌克兰,欧洲国家是出钱不赚钱,美国呢?貌似给钱不少,其实呢,大多数钱留在美国军工企业。赚的盆满钵满。

有人纳闷,明明乌克兰胜率不大,为什么美国还要力挺乌克兰,不怕血本无归吗?

或许,美国在一开始就没指望乌克兰能打赢俄罗斯,但这不影响美国发战争财啊,这是其一。其二,打不趴下俄罗斯不要紧,至少能把俄罗斯拖垮吧?拖不垮也无所谓,俄罗斯至少至少缺血了吧?战后,俄罗斯一时半会没能力跟美国叫板,美国是不是就可以腾出手,纠集盟友去对另一个大国施行“六步理论”?

美国想在全世界吃他的“六步理论”流水席,问题是,一旦遇上硬骨头,没准崩掉牙,也没准被硬茬敲掉满嘴牙。不过,这都是未来镜像,大家拭目以待吧。

0 阅读:0

府右街二子

简介:喜欢旅游、看书、喝酒、码字、发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