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一旦中国决定动手教训日本,战机、导弹从东北方向,需要经过朝鲜或俄罗斯的防空识别区

一旦中国决定动手教训日本,战机、导弹从东北方向,需要经过朝鲜或俄罗斯的防空识别区,这很麻烦,如果从东海出发,突防难度增加不少,哪怕在日本海只在只有10米海岸线,这个问题也迎刃而解了,中俄朝建立联合防区,倒是一个思路,但日本一定会想方设法破坏。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一旦真到了要动手的时候,东北方向的战机得先跟朝鲜俄罗斯打招呼,走人家的防空识别区不是不行,可程序一套下来,宝贵的时间就耗没了。   东海那边倒是能走,可日本和美军把那片海域盯得跟筛子似的,雷达预警机宙斯盾舰一层套一层,硬闯的代价谁都算得清,但要是在日本海有哪怕一小块能站脚的地方,这事儿就完全不一样了。   这不是什么战略幻想,是实实在在卡了一百多年的地理账,1860年那会儿,清朝把乌苏里江以东连带着日本海沿岸的地都割出去了,东北从此成了内陆。   后来1886年吴大澂谈判争回了通航权,可俄国人压根没当回事,要么收费要么堵河道,反正就是不让你好好用。   到现在图们江上那座桥只有七八米高,稍微大点的货船根本过不去,河道还淤得厉害,法律上的权利变成了纸面文章。   2024年中俄声明里专门提了这事儿,说要跟朝鲜一起商量让中国船走图们江出海。   这话放出来确实让人眼前一亮,可一年多过去了,俄朝又在江上修了座新桥,高度还是只有八米左右,而且修桥这事儿连照会都没给,摆明了就是再加一道锁。   声明归声明,现实归现实,出海口这事儿依然卡在那儿动不了。   日本比谁都清楚这15公里意味着什么,珲春离日本海直线距离不到70公里,要是在那儿部署点什么,导弹六七分钟就能打到北海道,战机起飞一分半钟就能进入日本海上空。   日本在日本海这边的防御本来就薄弱,主要兵力都堆在太平洋方向,它一直觉得西边有朝鲜俄罗斯隔着,威胁不大,可一旦中国从这个方向突破,等于直接捅到它后背,整个北部的军事设施都得暴露在火力范围内。   所以日本急得不行,中俄刚发完声明,日本外务省连夜抗议,美日安保机制立马启动,2025年美国海军陆战队在北海道搞了好几轮演习,科目就是怎么阻止对方拿下海滩。   日本还拉着韩国给朝鲜送粮食换情报,各种手段都用上了,目的就一个,把那15公里的口子焊死,不让中国摸到日本海的边。   这事儿不光是军事账,还是经济账,东北的粮食煤炭木材堆得到处都是,要是能从图们江直接装船出海,运到韩国日本甚至东南亚,物流成本能省三成。   北极那边的油气矿产资源,俄罗斯本来提议修铁路直接运到中国东北,可没出海口就得先运到海参崴再转船,每吨货多花十几块钱。   日本看准了这点,打着环保旗号给朝鲜罗津港周边送钱送物,实际就是要搅黄中俄朝的铁路对接项目,生怕北极资源直接喂饱东北的工厂,到时候它在东北亚的资源定价权就彻底没了。   中俄朝要是真能建起联合防区,这盘棋就活了,防空识别区统一管理,情报实时共享,各家的战机导弹走自己人的空域,不需要层层报备,行动效率能提升一大截。   日本最怕的就是这个,它知道一旦三国在东北亚形成合力,美日那套封锁体系就会被撕开一道大口子。   所以日本现在是想尽办法拉拢离间,一会儿跟俄罗斯谈北方四岛,一会儿给朝鲜开城工业园送技术,一会儿又跑到联合国喊着要延长制裁,忙得不亦乐乎。   这15公里的博弈,早就不是单纯的领土问题了,对中国来说,它是东北振兴的出海通道,是战略威慑能直接推到对手家门口的支点。   对日本来说,它是最后的安全屏障,没有了这道防线,所谓的本土绝对安全就是自欺欺人,现在各方都在等,等一个契机,等一次松动,等那道焊死的门什么时候能真正打开。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说出您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