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务卿卢比奥拒绝了与欧盟外交负责人卡拉斯的双边会晤。 美国这波操作真是把欧洲盟友晾得透透的,欧盟外交负责人卡拉斯特意跑一趟美国,本来是想跟国务卿卢比奥好好聊聊,结果直接被对方用“日程安排不开”给顶了回去,连个正儿八经的见面机会都没捞着。这哪儿是日程冲突啊,明眼人一看就知道,美国压根没把欧洲的诉求当回事。 要知道,卡拉斯25号就到美国了,原本计划26号、27号连着跟卢比奥还有其他美国高官碰面谈事,结果等到26号,只等来一句轻飘飘的“不见”。 欧盟这边早憋不住抱怨了,不光是这次见面被拒,更窝火的是美国最近搞各种谈判,都把欧洲撇在一边,连谈得怎么样都懒得说一声。有欧洲官员说得直白,他们想参加所有相关会议,而不是当个只能听消息的“外人”,可美国该咋干还咋干,压根没往心里去。 这事儿看着挺突然,其实早有先兆。自从美国新一届政府搞“美国优先”那一套,美欧之间的嫌隙就没断过。就说俄乌冲突吧,美国转头就绕开欧洲,直接跟俄罗斯搞高层会谈,连怎么结束冲突都快谈出眉目了,把处在安全最前线的欧洲晾在一边不管。 更让欧洲闹心的是特朗普提的乌克兰问题28点和平计划,里面全是美国和俄罗斯商量的结果,比如让乌克兰把东部更多地盘让出来、承诺永远不加入北约,这些条件欧洲根本没法接受,可美国草拟的时候,连跟欧洲打声招呼都没有。 美国这种“自己说了算”的操作还不止这些。之前拿对乌克兰的援助当筹码,逼着乌克兰签能让美国大赚一笔的矿产协议;在北约里对着欧洲喊“你们别蹭便宜”,催着各国把军费涨上去,而且最好都用来买美国的武器。到了慕尼黑安全会议上,美国副总统更直接开骂,说欧洲最大的威胁在自己内部,还点名批评欧盟委员会和瑞典,把欧洲代表气得直咬牙。 现在欧洲是又委屈又着急。德国总理默茨说得实在,俄乌冲突都快四年了,早把欧洲的政治秩序搅得乱七八糟,欧洲的安全利益跟乌克兰战后怎么安排,那是绑在一起的。可美国主导的和平方案里,压根没把欧洲的担心当回事。 为了争点说话的份儿,欧洲只能自己凑钱援助乌克兰,还赶紧搞了个自己的和平计划,强调得尊重乌克兰的主权,可在美国面前,这些话根本没多少分量。 说白了,卢比奥不见卡拉斯,就是美国单边主义的又一个小例子,用得着欧洲当盟友的时候,喊得比谁都亲;一涉及到利益,转头就把人踹到一边。可欧洲也该想想,跟着这样的盟友,别说参与谈判了,能不能保住自己的安全利益都不好说。毕竟盟友不是工具,把伙伴当空气的人,早晚也会被伙伴甩在身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