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果不其然。 美国白宫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凯文·哈西特突然宣布了:若最高法院裁决不

果不其然。 美国白宫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凯文·哈西特突然宣布了:若最高法院裁决不利,特朗普可能动用1974年贸易法第301条和第122条,重新征收进口关税。线索在今年的时间线里已经摆清楚。据报道,2月基于《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IEEPA)对来自加拿大、墨西哥和中国的产品加征关税,4月2日又把所谓“对等关税”扩展到所有伙伴。受影响的企业连同12个州提起诉讼,案件现在到了最高法院。 这家位于密歇根州的汽车零部件厂老板马克最近愁得睡不着觉。他的工厂一半零件来自加拿大,另一半来自墨西哥,今年以来已经因为关税涨了三次成本。要是最高法院推翻了IEEPA的关税,按哈西特说的B计划来,马克觉得日子只会更难。 比如第301条,得先调查再推进,周期长意味着马克得提前囤货,但仓库租金和资金占用都是成本。而且调查期间,谁知道会不会又冒出新的变数?第122条更不靠谱,15%的关税最多维持150天,刚把价格涨上去,没几个月又要调回来,客户肯定会抱怨,甚至可能丢订单。马克跟几个同行聊过,大家都怕陷入“刚适应又变”的循环。 更麻烦的是,不管选哪条路径,新的诉讼肯定少不了。之前12个州和企业告赢了一次,这次要是B计划启动,估计又会有人告。马克觉得,美国政府这套做法就是在绕圈子,把企业当成了棋子。不管用哪条法律加关税,最终埋单的都是像他这样的中小企业,还有买汽车的普通消费者——零件涨价,汽车售价肯定降不下来。 欧洲那边也没闲着。听说欧盟已经在准备报复措施,如果美国用B计划加关税,欧盟可能会对美国的农产品和科技产品反制。马克的工厂虽然不做出口,但他知道,一旦贸易战升级,整个供应链都会受影响,原材料价格说不定还会再涨。 我觉得,美国政府这种“为了加关税而找法律漏洞”的行为,其实是在破坏自己的商业环境。企业需要稳定的政策预期,而不是天天担心下一个关税政策是什么。最高法院的裁决还没出来,但不管结果如何,马克和他的同行们都得提前准备备选方案——要么找本地供应商,要么把生产线搬到国外,可这两条路都需要时间和钱,不是说做就能做的。 现在最让人好奇的是,最高法院的裁决到底会偏向哪一边?如果真的推翻了IEEPA的关税,特朗普团队的B计划能不能顺利推进?马克和其他企业主都在等着听证会的后续消息,希望能有个明确的结果,哪怕不是好结果,也比天天悬着心强。毕竟,对企业来说,不确定性才是最大的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