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1941年,谢育才夫妇被捕,为了逃出监狱给组织送情报,他们忍痛丢下不满一周岁的儿

1941年,谢育才夫妇被捕,为了逃出监狱给组织送情报,他们忍痛丢下不满一周岁的儿子,谁知特务头子却把孩子抚养成人! 1941年,局势紧得像根快崩断的弦。党中央成立了“南方工作委员会”,急需得力干将去江西主持大局。谢育才临危受命,带着身怀六甲的妻子王勖,一路乔装打扮,往江西赶。 这一路上,那是惊心动魄,好不容易到了吉安,眼看着就要开展工作了,谁成想,出了内鬼。 那个叫李铁拐的交通员,早就变节了。他把谢育才领进了一个精心设计的圈套。刚到接头地点,一群便衣特务就蜂拥而上。谢育才还没来得及拔枪,就被按在了地上。 随后被捕的省委宣传部长骆启勋、代理书记颜福华,骨头都没二两重,进去没多久就全招了。 这时候的谢育才,成了特务眼里的“大鱼”。 那时候,王勖在臭气熏天的牢房里生下了一个男婴。监狱里哪有什么营养?王勖没奶水,只能把发馊的牢饭嚼碎了喂孩子。谢育才给这苦命的娃取名谢继强,盼着他命硬,能活下去。 庄祖方这招毒啊,他故意把这一家三口关在一起,让谢育才天天看着老婆孩子受罪。 庄祖方没事就晃悠过来,阴阳怪气地说:“签个字,承认自首,这高官厚禄、奶粉罐头,立马就有。” 但谢育才心里清楚,这一字只要签了,他就真的完了,但他更清楚另一件事:如果不把江西省委叛变的消息送出去,整个南方的地下党组织都要遭殃,成千上万的同志还得掉脑袋。 谢育才在这个绝境里,想出了一招险棋:假自首。 这招险就险在,一旦签了字,你在同志们眼里就是“叛徒”,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但为了出去报信,谢育才牙一咬,签了! 特务们乐坏了,以为大功告成。虽然没立刻放他们走,但待遇确实变了。谢育才一家被软禁到了特务头子庄祖方的家里。这庄祖方也是大意了,或者说是太自信了,觉得这带着奶娃娃的两口子,插翅也难飞。 就在这庄家大院里,谢育才夫妇开始策划最后的逃亡。 王勖偷偷把平时省下来的米熬成干粥块,缝在衣服里;谢育才则暗中观察看守的规律。机会终于来了,1942年4月29日深夜,看守喝多了酒,睡得跟死猪一样。 带着孩子逃?那绝对是死路一条。婴儿的啼哭声随时会引来追兵,到时候情报送不出去,一家三口还得搭进去。 不带?这可是亲骨肉啊,才几个月大,丢在特务窝里,那还能有活路? 谢育才红着眼,手都在抖。王勖更是泪如雨下,抱着孩子亲了又亲,怎么也舍不得撒手。 最后,还是为了大局,为了那份送出去能救无数人性命的情报,夫妻俩做出了那个残忍的决定:弃子。 他们给庄祖方的母亲留了一封信,信里写得恳切:“庄老太太,孩子无罪,请不要因政治信仰不同而杀害他。” 这一走,就是地狱般的流亡路。 500多公里,整整走了24天。他们不敢走大路,专钻深山老林。饿了啃一口干粮,渴了喝路边的脏水。甚至还碰上土匪,被抢得精光。最惨的时候,两人衣衫褴褛,像乞丐一样,还得装作是私奔的男女,才混过了盘查。 终于,在5月22日,他们赶到了福建平和县,见到了南委的同志。 谢育才见到同志的第一句话就是:“江西省委全完了,叛徒出卖,快切断联系!” 正是因为这份用抛弃亲生骨肉换来的情报,让党组织在随后的“南委事件”大搜捕中,虽然损失惨重,但保留了最后的火种,避免了全军覆没的惨剧。 可谢育才夫妇的噩梦并没结束。因为他们是“自首”出来的,又在这个节骨眼上归队,组织上不得不怀疑:你们是不是真叛变了?是不是回来做卧底的? 这一审查,就是漫长的岁月。谢育才几次被开除党籍,又几次重新入党,直到解放后才彻底证明清白。 那那个被丢下的孩子呢? 这就不得不说这历史的吊诡之处了。 特务头子庄祖方发现人跑了之后,暴跳如雷。但看着那个哇哇大哭的弃婴,或许是那封留给老母亲的信起了作用,又或许是这特务心底残存的一丝人性,他竟然没有摔死这个孩子。 庄祖方给孩子改名庄继强,对外宣称是收养的,不仅把他养大了,后来逃往香港时还带在身边。这孩子吃穿不愁,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完全不知道自己的亲生父母其实是庄家的“死对头”。 直到1950年代,解放后的谢育才当上了汕头市市长。广州市公安局在进行策反工作时,联系上了在香港的庄祖方。庄祖方这时候也想给自己留条后路,主动提出把孩子送回来。 那天,在广州的火车站,阔别十年的骨肉终于团聚。 当年的襁褓婴儿,已经长成了十几岁的少年。谢继强看着眼前这对陌生的“高官”夫妇,眼神里充满了迷茫。他一直以为自己是庄家的孩子,突然被告知养父是特务,亲爹是共产党,这巨大的心理落差,一般人真受不了。 但血浓于水,孩子最终回到了谢育才身边,改回原名谢继强。 这孩子也争气,虽然小时候在监狱里亏了身体,底子薄,但他遗传了父母的聪明劲儿,1960年硬是考上了著名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只可惜,因为早年身体受损太严重,谢继强三十多岁就英年早逝了,这也是谢育才夫妇晚年最大的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