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1947年,地下党员石淳认为,敌人可能已经知道了他的身份,就打算结束潜伏,谁知这

1947年,地下党员石淳认为,敌人可能已经知道了他的身份,就打算结束潜伏,谁知这时,他病倒了,一进入医院,特务就找上门! 那年深秋,国民党陆军医院病房里,咳嗽声时断时续。石淳躺下不到两小时,刚想缓口气,走廊里突然传来皮鞋敲地的急促声响。 “不许动!” 呵斥声跟着传来。 石淳心头一紧 —— 最担心的事还是来了。他浑身虚软,连起身的力气都没有。三十多名便衣特务踹开病房门,黑洞洞的枪口直直对准他单薄的身子。 “石参谋,跟我们走一趟。” 领头的特务嘴角挂着阴狠,他们终于抓到了这个潜伏在国民党心脏里的中共地下党员。 没人知道,这位国民党十一战区长官部的少校参谋,原名叫孔繁蕤。1946 年,经党组织负责人徐冰介绍,他已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 潜伏期间,石淳利用职务便利,搜集了大量核心机密。“剿匪手册”、北平城防兵力配备火力网图、天津警备区域划分图,他一次次藏在公文包夹层里,冒险送到八路军办事处。 他还管着十多部电台,把清风店作战计划等关键情报传给党中央。正太战役、青沧战役、保北战役,这些情报都起了关键作用。 “我渴望参加共产党很久了,刀山火海都不怕。” 这是石淳入党时对徐冰说的话,此刻正经受最残酷的检验。 危机早有预兆。1947 年 9 月 24 日,北平京兆东公街 24 号的秘密电台被特务段云鹏捣毁。现场查出的密码和电报底稿,引发了连锁反应。 44 名核心情报人员被捕,最终牵连 123 人,这就是震动国民党高层的 “北平电台案”。蒋介石亲自下令彻查,特务们用烙铁、老虎凳等酷刑逼供。 一些人意志动摇,叛变后供出更多地下党员名单。远在十一战区长官部的石淳得知消息,整夜没合眼。他清楚,特务的魔爪迟早会伸向自己。 “现在撤不撤?” 他在日记本上反复划问号。上级没下撤离命令,敌人也没异动,多年地下工作让他格外谨慎,但内心的不安越来越强烈。 真正的危机来自朱建国的被捕。朱建国和石淳是老乡,同在十一战区任职,也是地下党情报小组成员。两人曾联手搜集国民党团以上部队兵力部署情报,为正太战役歼灭 3.5 万敌军提供了关键支持。 1947 年 10 月,朱建国被调往丰台指挥所。石淳立刻警觉:“这是调虎离山。” 几天后,朱建国被捕的消息传来。 石淳攥着电话听筒的手微微发抖。他想营救,却知道特务看守严密,贸然行动只会同归于尽。他更担心,朱建国能不能扛住酷刑,自己的身份会不会暴露。 “不能等了,先通知其他同志转移。” 他当机立断,用加密暗语联系王啸等地下党员,让他们迅速隐蔽。这是他能为组织做的最后一件事。 可命运却给了他沉重一击。石淳青年时就有肺病,潜伏生涯里,白天要应付国民党的繁琐公务,夜晚还要秘密传递情报、破译密码。长期超负荷工作,让他的身体早不堪重负,全靠吃药支撑。 就在他收拾好简单行囊,准备连夜撤离北平的晚上,肺病突然急性发作。他咳嗽不止,走路都摇摇晃晃。 “石参谋,你这情况必须住院!” 同事见状,不由分说把他送进了国民党陆军医院。谁也没想到,这个举动让他错过了唯一的逃生机会。 被捕后,石淳先被关在河北军人监狱,不久又转往南京国防部保密局看守所。特务见他面色蜡黄、咳嗽不断,先抛出诱饵。 “只要供出地下党组织负责人,声明脱离共产党,不仅让你官复原职,还送你去最好的医院治病。” 特务说。 石淳靠在墙壁上,冷笑回应:“要杀要剐悉听尊便,想让我叛变,痴心妄想!” 利诱不成,特务动用了各种酷刑。鞭抽、电刑轮番上,可无论怎么折磨,石淳始终咬紧牙关,没吐露半个字。 同狱难友余心清后来回忆:“石淳身体虽弱,骨头却比钢铁还硬。他常说,如果不死,还要为大众干一番事业。” 特务们束手无策,既不敢擅自处死这位国民党高官,又套不出情报,只能把他长期关押。在阴暗潮湿的牢房里,石淳一边和肺病抗争,一边坚持锻炼身体。他始终相信,革命终将胜利。 可这份信念没能等到黎明。1948 年 10 月,辽沈战役中国民党军惨败。气急败坏的蒋介石把失利归咎于地下党员的情报破坏,下令处决北平电台案中拒不投降的革命者。 10 月 19 日,石淳与谢士炎、丁行、朱建国、赵良璋五位烈士被押往雨花台刑场。面对枪口,他高呼 “中国共产党万岁”。 年仅 30 岁的石淳,用生命践行了入党时的誓言。 谢士炎临刑前写下诗句:“人生自古谁无死,况复男儿失意时。多少头颅多少血,续成民主自由诗。” 这正是五位烈士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