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终战诏书》,通篇未提“投降”或“战败”,仅称“终止战争”,将投降归因于“敌方使用残酷之炸弹”和“保护国民”,而非承认战败 。 一是美化侵略动机 诏书将战争动机美化为“希求帝国之自存于东亚之安定”,并称“东亚解放”,试图为侵略行为辩解 。 二是蔑视中国战场 仅提及对美英的4年战争,完全忽略1931年起的侵华战争,对中国受害事实只字未提 。 三是保留天皇国体 诏书强调“维护国体”,为右翼势力保留军国主义复辟的伏笔,未对战争进行实质反思 。 80年来,诏书的模糊措辞影响了日本社会对战争责任的反思,导致部分右翼势力至今仍试图淡化侵略罪行 、妄图军国主义死灰复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