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每3个艾滋患者就有1个老人,农村空巢男性正被悄悄吞噬。 今天看新闻,官方发了个数

每3个艾滋患者就有1个老人,农村空巢男性正被悄悄吞噬。 今天看新闻,官方发了个数据,2025年,60岁以上的艾滋病感染者,占了17.2%。 到2035年,这个数字预测有可能会涨到33%,也就是,每3个感染者里,就有1个老人。 男的占了大头,七成五到九成多。农村的、没文化的老头儿,最多。 从地域上来说,西南西区,四川、广西、重庆、贵州,艾滋发病率最高。 我自己是成都人,所以这不是地域歧视,就是聊官方公布的数据。 那六十岁的老头,不应该是带孙子或者买菜或者逛公园的么,怎么和艾滋沾边了呢? 不是因为他们坏(单纯的道德判断挺没意思的),是因为他们被一整套问题推到了悬崖边上。 第一层,是生理需求和社会认知根本对不上。 很多人觉得老年人不该有性需求。人到六十,性功能可能下降,但需求不会完全消失。可没人正视这事儿。没人教他们怎么安全地解决,没人告诉他们风险在哪儿。老张那一代人,连安全套都没怎么用过,以前就一个老伴,用不着。 第二层,性教育和防范意识几乎是零。 农村没文化的老头儿,很多连艾滋病是什么都说不清。听说过,但觉得离自己很远,是城里人、年轻人才得的病。他们更不知道,不戴套就可能中招,而且一旦中招,基本就是一辈子。 第三层,孤独。 这些老人,绝大部分都是空巢。老伴不在了,儿女不在身边,一天到晚除了鸡就是狗。人是社会性动物,需要情感连接。可他们什么都没有。当有人愿意陪他们说几句话,哪怕是收钱的,他们也觉得是种慰藉。这种情感饥渴,比生理需求更可怕,因为它会让人失去判断力。 第四层,隐秘的市场。 很多农村和城乡结合部,低价的性服务市场一直存在。这些女的本身就是高危人群,但她们不会去定期检测,也不会告诉客人自己的健康状况。老年男性根本没有议价能力,女方说不戴就不戴,他们也不敢提。 那政府不管吗? 管。但管不过来。 很多老人根本不去医院检测。他们觉得丢人。等发现的时候,往往已经感染好几年了,甚至传染给别人了。 基层的宣传教育,覆盖不到这些人。你去村里贴海报、发传单,他们看都不看。你组织讲座,他们也不去。 还有一个更残酷的,就是即便确诊了,很多老人也不按时吃药,也不告诉家人。他们怕儿女嫌弃,怕被村里人指指点点。病情就这么拖着,拖到最后,人没了,钱也花光了,家人还得背一辈子的负担。 老年艾滋病患者数量的快速增长,不是医学问题,是社会问题。 背后是我们对老年人情感需求和生理需求的长期漠视,是对性教育的缺失和回避,是对农村空巢老人精神世界的彻底忽略,是对弱势群体高危行为的监管盲区。 这些问题叠在一起,就像一台绞肉机。 不是说我们要纵容高危性行为,也不是说老年人没有责任。 但请不要轻易去嘲笑,或者否定他们作为人的基本需求。 在很多个寂静的、空荡荡的夜晚,那些被我们忽视的老人,可能真的比任何人都更需要一丝温暖和陪伴。 能为他们的晚年提供一些基本的性教育、情感关怀和医疗支持,不管听起来多么艰难,都不是可以被推诿的事。 各位大佬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