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1966年,一名51岁的女子被捕入狱,理由是“英国间谍”,关押的6年里,她受尽非

1966年,一名51岁的女子被捕入狱,理由是“英国间谍”,关押的6年里,她受尽非人的折磨,但依然不认罪,谁知当她1973年被释放时,她竟然拒绝出狱!   民国年间的名媛圈子里,多数人忙着穿梭饭局、装点杂志封面,郑念却是个异类。   她祖父姚晋圻是清末大儒,跟着梁启超他们搞过戊戌变法,教出的学生遍布学界;父亲姚秋武留过洋,在海军里做到将官,这样的家世足够让她躺平享尽荣华。   可郑念不恋这些,别人捧着珠宝首饰把玩时,她手里总攥着本书,坐在花园藤椅上看得入神,连上门的追求者都懒得见。   15岁那年,她跟家里提要去英国读书,没走国内名校跳板,直接考进伦敦经济学院,成了当时少有的出国读硕士的中国女性,在那里认识了后来的丈夫郑康祺。   婚后跟着丈夫旅居澳洲,没几年又举家回了上海。   那时她已经是《北洋画报》上的常客,被人叫“东方奥利菲斯”,可她没把自己当花瓶。   英国壳牌石油上海分公司招助理,她凭着一口流利的英语和专业能力考上,成了丈夫的同事。   1957年丈夫病逝,公司直接让她代行总经理职权,起草中外企业的重要文件,成了当时上海职场女性里职位最高的一个。   大家都夸她是“最体面的贤内助”,其实她从来不是谁的附属品,靠的全是自己读书攒下的本事。   1966年的一个午后,两个陌生人闯进家门,没说清缘由就把她带走了。   几天后家里被红卫兵翻得底朝天,值钱的东西被砸的砸、抢的抢,有人看见她那台带“资本主义味道”的冰箱,就要抬走。   可郑念就坐在餐桌前,慢悠悠喝着咖啡,面前还摆着涂了牛油果酱的吐司,神色一点没变。   那些人看傻了,觉得这个马上要大祸临头的“坏分子”,怎么还敢这么自在。   他们不知道,郑念打小读的书早告诉她,风浪再大也有停的时候,真躲不过去,就硬着头皮接下。   她被安了个“通敌叛国”的罪名,进了监狱,管理员每次拿罪状让她签字,她都在“犯罪分子”前面加一句“没有犯过任何罪的”。   她这份不低头的硬气,自然招来了更狠的对待——双手被反扭着戴手铐,整整十几天,铁镣嵌进肉里磨出脓水,疼得她整夜没法合眼。   有个送饭的女工看不过去,劝她:“你服个软,高声哭,这样他们就知道你的手快要残废了。”   郑念摇头,她知道一旦哭出声,心里那股气就散了。   十一天后她胳膊彻底麻了,举都举不起来,硬是自己琢磨出套健身操,每天雷打不动地练,好几年才慢慢恢复。   身体的疼还好熬,监狱里的孤独最磨人,51岁的年纪,被关在狭小的牢房里,见不到阳光也没人说话,脑子都快锈住了。   郑念想了个办法,跟管理员要清水和一小盒面霜,每天把自己收拾得干干净净,牢房再脏,她身上也带着清爽气。   实在闷得慌,就小声背《唐诗三百首》,为了不让脑子退化,她还故意跟看守辩论。   人家说不过就动手打,她鼻青脸肿地回到牢房,反倒觉得思路更清晰了——这是她能想到的,最笨也最管用的自救办法。   1973年刑满那天,管理员让她收拾东西出狱,她却站着不动。   她要两个要求:一是官方给她赔礼道歉,二是在上海、北京的报纸上登公开声明。   看守们觉得她疯了,没人理会她的要求,硬把她送出了监狱。   刚踏出监狱大门,就传来女儿郑梅萍自杀的消息,郑念压根不信,女儿跟她一样爱漂亮、爱生活,怎么会轻易放弃自己?   她重新打起精神,一趟趟跑相关部门查线索,最后真把害女儿的红卫兵送进了监狱,给女儿讨回了公道。   了却心事,郑念头也不回地去了美国华盛顿,那年她65岁。   到了陌生地方,她跟着年轻人学用超市购物车,学操作银行的自动存取款机,甚至考了驾照开上高速。   家里在海外的积蓄足够她安享晚年,可她总觉得少点什么。   72岁那年,她用英文写下《上海生死劫》,把自己的经历一字一句记下来,书的开头写着“献给梅萍”。   这本书一出版就火了,在十几个国家翻译出版,成了西方人了解那个年代中国的重要读物。   第二年,她用稿费成立了“梅萍基金会”,专门资助在美国读书的中国留学生,想让年轻人有更多读书的机会。   90岁的时候,郑念还会描着细眉、涂着口红,戴上珍珠耳环出门,穿当时最流行的尖头皮鞋,跟老朋友们跳老年迪斯科,天气好就自己开车去郊游。   2009年郑念意外离世,享年94岁,追悼会在场的人都说,这是他们见过最优雅的老人。   很多人说郑念的传奇靠家世,靠运气,可只有她自己知道,支撑她走过劫难的,是年少时读过的每一本书,是骨子里不肯丢的尊严。   那些说“遭遇不幸就认命”的人,都该看看郑念的人生,真正的体面从不是锦衣玉食,而是无论身处何种境地,都不肯向生活低头的坚韧。   ‌【评论区聊聊】郑念的一生里,入狱时的坚守、为女昭雪的执着、晚年的绽放,每一段都藏着生命的力量。 (信源:郑念:面对苦难,笑着低下头的,才是聪明人——凤凰网)

评论列表

八十八十八十
八十八十八十 30
2025-11-21 16:06
看看现在这些玩意,就知道当年根本就没有诬陷她

心冷 回复 11-21 18:45
没有诬陷,为什么不枪毙,为什么放出来

凤山一愚 回复 11-21 16:28
愿你也去试试

用户10xxx71
用户10xxx71 14
2025-11-21 20:40
小编目的不纯
Jjn147369
Jjn147369 5
2025-11-23 06:05
65岁为什么头也不回就出国了

打坏公司 回复 11-23 19:10
家没了,留着干什么?

火焰山
火焰山 2
2025-11-22 15:26
1957年,英国壳牌石油公司有上海分公司?

用户18xxx12 回复 11-23 08:33
有,全国都有

观世界
观世界 1
2025-11-24 19:38
只有经历过哪个年代的人才懂得!往事随风而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