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331年,希腊年轻的皇帝竟敢率军攻打波斯帝国,并且获得大胜,他俘虏的万余名波斯贵妇,最后咋处置的? 这小伙子就是亚历山大大帝。他爹是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给他攒下了一支当时最牛的职业军队——马其顿方阵。他老师,是咱们都听过的,亚里士多德。 这配置,就是王思聪拜了马云当老师,还送全套顶级装备。 公元前331年,高加米拉战役爆发。这是决定性的一战。波斯国王大流士三世拿出了压箱底的家当,号称百万大军,还有“镰刀战车”这种黑科技。 亚历山大这边呢?满打满算不到五万人。 结果呢?亚历山大用他标志性的“锤砧战术”,亲自带头冲锋,像一把尖刀插进波斯军阵的缝隙,直奔大流士三世的王驾。 大流士三世也是争气,一看对面这“愣头青”杀过来了,连着两次战役都选择了“战略性转进”——说白了,他跑了。 波斯大军瞬间崩溃。亚历山大几乎没费什么劲,就拿下了巴比伦、苏萨这些富得流油的城市。波斯帝国,这个统治了200多年的巨兽,就这么被一个25岁的年轻人给拆了。 打赢了,接下来就是收战利品。黄金、白银、珠宝,堆积如山。但最特殊的战利品,是人。 早在高加米拉战役之前,在伊苏斯战役后,亚历山大就俘虏了“全家桶”——大流士三世的母亲、妻子和他的女儿们。 按当时的惯例,这些高贵的女性会遭遇什么?不用多说,要么沦为奴隶,要么成为胜利者的玩物。 但亚历山大干了件让所有人大跌眼镜的事:他对这些俘虏极尽礼遇。他派人告诉波斯王后,大流士还活着,并且承诺她们将继续享受皇室待遇,甚至还给公主们准备了嫁妆。史书记载,他对待大流士的母亲,像对待自己的母亲一样尊敬。 这操作,直接把波斯贵族给整不会了。 而到了公元前331年,随着波斯全境的陷落,被俘虏的波斯贵族女性就不是几个了,而是成千上万。标题里说的“万余名”,虽然数字可能没那么精确,但它代表的是整个波斯上流社会的女性群体。 这些女人,怎么办? 如果亚历山大只是个单纯的“复仇者”或“掠夺者”,事情很简单:分给手下的将军和士兵们。 但他不是。亚历山大的野心,远超所有人的想象。他要的不是战利品,他要的是一个新世界。 亚历山大没有停下脚步,他一路打到了印度。当他带着疲惫不堪的军队回到波斯时,他面对一个巨大的难题: 他的马其顿士兵,是“征服者”。 本地的波斯人,是“被征服者”。 这两拨人水火不容。马其顿老兵看不起波斯人,觉得他们是“蛮族”;波斯人则恨透了这帮希腊“强盗”。 亚历山大发现,他打下的帝国,随时可能分崩离析。他必须把这两个族群“焊”在一起。 怎么焊? 他想到了一个最古老,也最有效的方法:联姻。 公元前324年,在波斯故都苏萨,亚历山大举行了一场人类历史上可能最盛大、最奇特的集体婚礼,史称“苏萨集体婚礼”。 这就是亚历山大对“一万名波斯贵妇”的最终处置:把她们变成“自己人”。 你是不是觉得,这操作太牛了?简直是民族融合的典范。 但你猜,他的马其顿老兵们是怎么想的? 他们快气炸了。 在马其顿人看来,他们是胜利者。他们流血流汗打下江山,凭什么要娶“失败者”的女人?更让他们无法接受的是,亚历山大自己还穿上了波斯的长袍,学起了波斯的宫廷礼仪。 在他们眼里,这叫“背叛”。我们的老大,被“蛮族”同化了! 这场婚礼后不久,马其顿军队就爆发了著名的“奥皮斯兵变”,老兵们公开叫板,要求回家。 亚历山大的评论:他不是在搞慈善,也不是被美色所惑。他是在用婚姻这种契约,强行创造一个全新的“希腊-波斯”统治阶级。他试图在短短几年内,用一场婚礼完成几代人才能完成的民族融合。 他要的,是一个“世界帝国”。在这个帝国里,马其顿人是“锤”,波斯人是“砧”,他要锻造出一个全新的民族。 只可惜,他这步子迈得太大,也太快了。 就在苏萨婚礼的第二年,亚历山大在巴比伦离奇病逝,年仅33岁。 他一死,这个靠他个人魅力和铁腕强行捏在一起的帝国,瞬间土崩瓦解。他的将军们开始了几十年的混战,瓜分了帝国。 那些在苏萨婚礼上被迫娶了波斯贵妇的马其顿将军们,几乎在亚历山大死后,第一时间全部抛弃了自己的波斯妻子。 政治联姻的脆弱性,暴露无遗。 但亚历山大播下的种子,终究还是发芽了。他所开启的,是长达三百年的“希腊化时代”——希腊文明和东方文明以前所未有的深度交融,塑造了我们今天的世界。 所以,回到最初的问题:他咋处置了那一万名波斯贵妇? 他试图将她们变成帝国的“基石”。虽然这个宏伟的建筑随着他的死亡而迅速倒塌,但这份超越时代的想象力和执行力,依旧让人不寒而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