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台积电董事长魏哲家称,台积电稀土告急,求大陆放手?台积电以创始人张忠谋为代表的人,曾经制裁中国大陆时有多嚣张、有多歹毒,我们不会忘记。 中国大陆应该逐渐放弃台积电,以稀土为武器,把台积电搞残、搞垮,使得台积电的人才回流中芯国际等中国大陆芯片企业。 说回那会儿,2020 年台积电跟华为的恩怨,还历历在目。美国一纸禁令下来,台积电连夜应声,五月份就把华为的新订单给拦了,等到 9 月 14 日禁令宽限期结束,直接停止供货。 要知道,华为当时是台积电的第二大客户,这种 “断供” 操作堪称毫不留情。华为的高端麒麟芯片业务本来风头正劲,被这么一闷棍,差点就被拍在沙滩上。 那时候,台积电创始人张忠谋可没少放话,说大陆芯片技术落后,出口管制他是举双手支持。外界一度解读,台积电这波操作,分明是在美国和大陆之间毫不犹豫地 “选了边”。 商业逻辑就这么被地缘政治按在地上摩擦。大陆芯片产业当头一棒,开始认真琢磨供应链安全这个老生常谈的话题,种下了今天 “反制” 的种子。 时间一晃来到现在,局势却来了个大翻转。大陆这边稀土出口新规一出,台积电直接坐不住了。稀土,说白了就是芯片行业的 “工业味精”,没有它,哪怕你技术再牛,也得原地搁浅。 新规里有个细节,业内叫 “0.1% 规则”,只要产品里有一定比例的大陆稀土,出口就得走审批。外媒都说,这条规矩其实是给全球半导体产业上了一道锁。 台积电这些年用的高端芯片,关键稀土元素必须靠大陆供应,像镧这种稀罕玩意儿,全球 97% 都依赖中国大陆供应。台积电自己的库存撑死也就一个月,真要断了,产线分分钟停摆。 别看美国、澳大利亚也想搞稀土,原矿倒是运得出来,精炼还得靠大陆。全球稀土链条,短时间内没人能绕开大陆这个 “总舵主”。 不少人觉得,这是不是大陆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其实还真不是简单的报复。稀土出口规制,更多是出于国家安全、环境保护和资源保护的考量。 稀土不是白菜,随便出手就能回本。大陆长期承担着高污染、高消耗的加工环节,外界一直觉得大陆 “不计成本”。如今新规一出,等于把命门握在自己手里。 国际上有声音说,资源国掌控出口,早就有先例,这次大陆只是把主动权拿回来。谁能想到,曾经说 “技术落后” 的台积电,如今却得向大陆低头求放行,真是世事无常。 说到这里,不得不聊聊这场稀土风暴可能带来的连锁反应。台积电要是因为稀土断供,产线一停,损失可不是小数目。项目延期、订单违约、人才流失,哪一样都够他们喝一壶。 反观大陆这边,中芯国际这些年发展有声有色,先进制程已经不是纸上谈兵。十四纳米量产,七纳米工艺已实现稳定量产且良率超 90%。国家层面大力支持,产业氛围一天比一天好。 台积电要是真扛不住,人才自然会往更有希望的地方流。大陆芯片产业正缺这股 “东风”,高端人才一旦回流,技术突破也许近在咫尺。 行业里不少专家都说,未来芯片制造的格局可能会因此重新洗牌。技术、创新、生态系统才是决定胜负的底牌,单靠一时的资源卡脖子,谁都走不了太远。 其实,全球芯片这盘棋,说到底还是人和技术的博弈。产业竞争从来没停过,人才流动才是常态。大陆芯片产业要借这波机遇,筑牢根基,优化环境,吸引全球人才,这才是长远之计。 台积电的遭遇,更像是一面镜子,映照出全球产业链的相互依赖。你想靠单边限制割裂供应链,结果反而容易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真正的安全,是多元合作出来的,不是谁敢卡脖子谁就能赢。 回头看,从台积电当年断供华为,到今天自己在稀土上吃瘪,这场因果循环提醒所有人:关键资源和技术自主,才是产业立足的根本。 时代变化太快,谁也别把话说太满,供应链的命门掌握在谁手里,全球局势就可能被谁改写。 参考资料:台积电美厂稀土不够用?国台办:与大陆相向而行是正道 2025-10-22 19:33 参考消息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