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快讯!快讯!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突然宣布了。 在雅典与希腊总理米佐塔基斯

快讯!快讯!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突然宣布了。 在雅典与希腊总理米佐塔基斯会面后,据多家媒体报道,双方敲定安排:乌克兰将通过希腊方向的巴尔干通道采购来自美国的天然气,用于今冬保供,所需资金据称由欧洲援助工具提供。 具体通道上,外媒提到希腊的液化气接收站与希腊—保加利亚互联管道(IGB)等设施可衔接北上,这条路子在2022年就已贯通,能把再气化后的气体往巴尔干腹地输送,技术上可行。 乌克兰的现实压力很直白:自冲突爆发后,来自东向的气源使用受限,冬季负荷抬升,只能更多依赖西向中转和液化气补位,这就意味着链条更长、环节更多。 拿我们熟悉的做法对比更清楚。2019年12月投运的中俄东线,属于稳定管道气,叠加沿海多座接收站和地下储气库的调峰,冬天顶得住负荷波动,成本和供给节奏更可控。 再看欧洲这条路径,液化、海运、再气化、跨境输送一环接一环,价格受全球现货波动影响更大,一旦极端天气或运输节点拥堵,协调压力会上来。 希腊这边的基础设施是亮点。雅典附近的接收站多次扩容,IGB在2022年投运后,保加利亚得到新的气源入口,乌克兰借道北上,在技术和流程上有抓手,但仍要看跨国调度的执行力。 美国供应端的节奏也有迹可循。自2016年开始商业出口以来,美国液化气外运能力多年扩张,2022年以来对欧洲的供应占比上扬,船期、运力和目的港匹配度提升明显。 资金问题更敏感。媒体提到费用来源于欧洲援助,这通常涉及贷款、赠款和预算支持的组合。对乌克兰来说能缓解当前压力,但后续偿付安排和期限结构需要长期盘算。 价格端的取舍不好看热闹。若以现货或短约为主,灵活但波动大;若能逐步争取更多中长期合约,成本曲线才更平稳。欧洲近两年已经在做结构调整,但腾挪空间有限。 国内企业的路径给到另一个参照。近年多家单位与卡塔尔等供应方签下长期协议,锁住部分资源量,叠加储气能力扩容,把“有气可用、用得起”这件事拆成可管理的几个环节。 运作层面,乌克兰经希腊转运美国气,核心是把今冬的缺口先补上;欧洲出资意在稳住邻边用能;美国厂商有稳定订单,装船率上去,收益更清晰,各方都在按各自算盘推进。 接下来考验的是执行。到港节奏、再气化能力、跨境管道窗口期、地下储气调度,都要对上拍子,一个环节慢半拍,保供压力就会回头找人。 这事落点很明确:越到冬天越看硬件和合同。通道通顺、资源落实,乌克兰这个冬天就更稳;反之,任何波动都会迅速放大。把气源、通道和资金同时扣实,才是真正的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