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外相茂木敏充公开向中国发出通牒,如果中国不对薛剑的言论采取“正当的行动”,日本将薛剑采取驱逐等措施。 看到这则消息,不少人第一反应是错愕——一个国家的外相,竟然用“通牒”这种带有威胁意味的词汇对待另一个主权国家,这本身就违背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更显得荒唐又霸道。所谓“通牒”,从来都不是平等国家之间该有的沟通方式,背后暴露的,是日本某些政客对国际关系常识的漠视,更是对中国主权的公然挑衅。 先厘清一个基本逻辑:薛剑的言论无论内容如何,都属于个人表达范畴,即便存在争议,也该遵循客观事实和外交惯例处理。中国作为主权国家,如何对待本国公民的言论,是中国的内部事务,轮不到其他国家指手画脚。日本外相直接跳出来发号施令,要求中国采取“正当的行动”,这种居高临下的姿态,本质上是把自己放在了凌驾于中国主权之上的位置,完全无视国家不分大小、主权一律平等的国际共识。 更让人费解的是,日本动辄拿“驱逐”相威胁,仿佛真能凭着一句狠话左右他国决策。且不说中国从来不会被外部威胁所裹挟,单看日本这种行事风格,就透着一股双重标准的虚伪。回顾过往,日本国内不乏发表伤害中国人民感情、歪曲历史事实言论的政客和人士,中国何曾用过“通牒”的方式要求日本采取“正当行动”?何曾动辄以“驱逐”相要挟?两国交往的基础是相互尊重,而不是单方面的颐指气使。 日本外相的这番表态,大概率是想借着所谓“言论争议”制造话题,转移国内矛盾或是迎合某些保守势力。但这种投机取巧的做法,注定会得不偿失。当今世界,合作共赢是主流,对抗挑衅没有出路。日本如果真的重视与中国的关系,就该拿出平等对话的诚意,通过外交渠道理性沟通,而不是搞这种带有威胁性质的舆论造势。 要知道,中国维护国家主权和尊严的决心坚定不移,任何国家都不要指望中国会在核心利益问题上妥协退让。日本外相的“通牒”,说到底不过是徒劳的虚张声势,既改变不了事实,也影响不了中国的决策,反而会损害日本自身的国际形象,给中日关系带来不必要的干扰。 国与国之间的交往,讲究的是相互尊重、求同存异。如果连最基本的尊重都做不到,动辄挥舞威胁大棒,这样的关系注定难以行稳致远。日本是时候认清现实了,放弃那些不切实际的霸权幻想,用理性和诚意取代挑衅和威胁,才是推动中日关系健康发展的正道。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