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11月9日报道据香港《南华早报》网站11月6日报道,2025年前三季度,中国内地结婚登记量同比增长8.5%,在人口持续下降及平均年龄上升的背景下,这一罕见的人口数据亮点显现积极信号。
这一增长表明,近期出台的一系列鼓励结婚政策初见成效。
中国民政部发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1至9月,内地共有515万多对新人登记结婚,较去年同期的近475万对有所增加。
在中国内地,结婚登记数据一直备受关注。从历史情况来看,结婚数量与新生儿数量存在较强关联。
过去10年间,受适婚青年群体规模缩减、经济压力增大以及社会婚恋观念转变等因素影响,中国内地结婚登记量下滑。官方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内地新增结婚对数降至1980年以来最低水平,仅为约610万对。
不过,中国人口问题学者何亚福预测,2025年全年内地结婚登记量有望增长。
何亚福表示,内地结婚数量回升的主要推动力是今年5月新修订的《婚姻登记条例》施行。新规允许婚姻登记“全国通办”,领结婚证不用户口本。
这位人口学者表示:“这一政策为在异地工作生活的人们办理结婚手续,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近年来,中国地方政府推出了一系列结婚激励措施,这也是中央政府为提高结婚率、缓解人口结构压力而开展的更广泛行动的一部分。
截至目前,全国已有29个省份宣布在国家规定的3天婚假的基础上延长婚假,部分地区新婚夫妇可享受最长达30天的婚假。
多地还为登记结婚的新人提供现金补贴与消费券。此外,地方政府还推出了多样化的结婚登记场景:从本地景区到音乐节现场,均可办理登记。11月的部分周末夜晚,上海某区甚至将为新人开启夜间结婚颁证体验。
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健康学院教授李婷表示:“这是一项积极举措。它体现出社会正努力为年轻人营造更友好的婚恋氛围。对于选择结婚的人而言,这种新颖的登记方式不仅能留下有意义的回忆,还能带来仪式感。”(编译/邬眉)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