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蒋纬国年轻的时候去见胡宗南,火车上面,蒋纬国正在下铺发呆的时候,一个少将走了过来

蒋纬国年轻的时候去见胡宗南,火车上面,蒋纬国正在下铺发呆的时候,一个少将走了过来,蒋纬国看到之后马上敬礼,少将二话不说直接让蒋纬国上去上铺。 蒋纬国这个人,从小就有点神秘色彩。他1916年出生在日本东京,本名叫建镐,后来改了号念堂,是蒋介石的养子。外界一直传他的亲爸是戴季陶,妈是个叫重松金子的日本护士,这事儿他晚年自己也承认了。小时候被带回中国,由蒋介石的侧室姚冶诚拉扯大。他脑子活络,先在东吴大学念物理,1936年跑去德国慕尼黑军官学校学军事,1939年又去美国深造。1940年冬天学成回国,就开始在军队里打拼,从基层干起。 胡宗南呢,1896年生在浙江宁波,家里穷得不行,原名琴斋,字寿山。他考进黄埔军校第一期,算是翻身了。跟着蒋介石混,东征北伐都参与,抗战时管着陆军军官学校第七分校,在西北手握重兵,人称西北王。蒋介石对他信任有加,让他镇守一方,防着各种势力。 蒋纬国为什么去见胡宗南?这得从1941年说起。蒋介石想让儿子接地气,就安排他到胡宗南部队锻炼,从上尉干起。具体是去第三十四集团军第一军第一师,当个连长。蒋纬国收拾行李,从潼关上了一趟夜车,开往西安。票是别人买的,下铺位置。他坐在那儿没事干,就那么待着。 火车上来了个少将,蒋纬国一看赶紧敬礼。那少将没废话,直接让他上上铺。蒋纬国没吭声,爬上去时腰间的手枪掉了出来。那枪是蒋介石给的,银色,做工精细。少将眼睛一亮,就提出换枪,把自己那把生锈的勃朗宁扔给他。蒋纬国接了,没拒绝,两人就这么交换了。 第二天早上,火车到西安站。胡宗南派了个叫熊的副官来接。少将在站台上问接谁,听说蒋上尉,脸色就变了。中午那少将跑到蒋纬国住处,跪在门外求见。蒋纬国出来,说换枪的事他没放在心上,让少将走人。这事儿在军中传开,成了笑谈。 蒋纬国到胡宗南部队后,从少尉排长起步。胡宗南对他挺上心,专门挑精兵给他带,还让营里军官暗中保护。生活上也照顾,蒋纬国很快就升连长。1944年他在西安结婚,娶了石凤翔,胡宗南帮着张罗。部队条件苦,他们住破庙,跟其他军官挤。 在部队里,蒋纬国接触实战。抗战正激烈,他参与训练士兵,学着带队。胡宗南部队在西北防日军,蒋纬国跟着执行任务。一次视察,他发现部队半夜起床号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觉得不靠谱,就向蒋介石汇报。结果收到匿名信,让他别管闲事。 蒋纬国在胡宗南手下待了段时间,逐步适应军营生活。他从国外带回的知识,在国内军队用得上,比如战术训练。胡宗南作为老将,靠实战爬上来,对蒋纬国这种背景的年轻人,既重视又小心。两人交集不算深,但蒋纬国从中学会了不少人情世故。 后来蒋纬国调走,去了其他单位。抗战胜利后,他继续在国民党军里升迁,参与徐蚌战役。胡宗南则在西北维持势力,1947年攻延安,但没多久形势变了。1949年国民党去台湾,胡宗南跟着,担任澎湖防卫司令。 蒋纬国在台湾继续军旅,升到陆军二级上将,管装甲兵。胡宗南没了实权,当战略顾问。两人晚年都不顺,胡宗南1962年病逝,蒋纬国1997年肾衰竭走了,安葬五指山军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