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老天爷都不赏饭!世界上最大的两条石油带,中国都完美避开,可即便是这样,为何中国还

老天爷都不赏饭!世界上最大的两条石油带,中国都完美避开,可即便是这样,为何中国还能发展如此之快? 世界上两条最肥的石油带——波斯湾到西西伯利亚那一条,还有美洲从墨西哥湾延伸到委内瑞拉的那一条,确实都没跟中国沾边。 这两条带子底下藏着全球八成以上的石油储量,挖出来的油又浅又好提炼,简直是老天爷追着喂饭。 可中国的地质条件偏偏不凑这个热闹,油气又散又深,开采成本比中东高不少,早些年连成品油都得靠进口。 但这么多年发展下来,中国非但没被能源卡脖子,反而跑得越来越快,根本原因就是没等着老天爷赏饭,而是自己动手“造饭吃”,把资源短板变成了倒逼突破的动力。 先说能源本身,中国从来没把宝押在“找油”上,而是主动搭起了一张“稳供网”。 知道自己本土油气不够,就干脆跳出“单靠进口”的被动局面,直接下场建通道、拓来源。 就像跟俄罗斯,不只是签购油合同,而是花十几年修起了中俄原油管道,从西伯利亚直接连到大庆,每年稳稳定供1500万吨原油,不用再绕远路走海运,也不怕被卡航线。 对中东也一样,除了买沙特的油,还跟伊朗、伊拉克深化合作,现在中国进口原油来源地有很多个,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占比超过30%,彻底避开了被“掐脖子”的风险。 更聪明的是,中国还把人民币结算嵌了进去,沙特卖油开始收人民币,等于把能源交易和自己的经济体系绑在一起,这哪是被动买油,分明是主动造了个“能源朋友圈”。 光有油还不够,中国更狠的是把“缺油”变成了技术突破的催化剂,硬生生造出了替代能源的新赛道。 煤炭是中国相对多的资源,但以前烧煤污染大、效率低,要是躺平用煤,发展肯定受限。 可中国没这么干,硬是啃下了超超临界发电技术,把煤炭发电效率从不到30%提至35%以上,烧同样多的煤能多发三成电,污染还比以前降了一半。 现在全球一半以上的超超临界发电机组都在中国,连德国、日本都来买我们的技术。 更绝的是光伏产业,二十年前中国光伏组件90%靠进口,被国外技术卡着脖子。 但因为缺油缺气,必须搞清洁能源,中国企业就从最基础的硅料开始啃,用十几年时间把全球近九成的光伏组件产能抢到手里,现在不仅自己用,还卖往全世界,连沙漠里都建起了光伏电站,板上发电、板下固沙,既解决能源又治沙,把劣势变成了优势。 能源不够,产业来补,中国甚至把“缺油”变成了产业升级的契机。 石油是化工产业的“粮食”,以前缺油的时候,塑料、化纤这些产品都得靠进口。 但中国没等着进口石油,而是转头盯上了煤炭,搞起了煤制烯烃技术——把煤炭变成化工原料,替代石油造塑料。 神华在包头建的煤制烯烃项目,是世界上首套升级示范装置,现在能把甲醇年产能做到380万吨,聚烯烃70多万吨,关键设备全是国产的,彻底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 更别说新能源汽车了,正因为石油依赖是块心病,中国早早押注电动车,从电池到整车一路攻关,现在全球每卖出三辆新能源汽车就有一辆是中国造,比亚迪、蔚来这些品牌还冲进了欧洲市场,把当年的“能源焦虑”变成了现在的“产业优势”。 反观有些靠老天爷赏饭的国家,比如委内瑞拉,石油储量全球第一,可除了挖油啥也不会,油价一跌经济就崩,老百姓连饭都吃不上;还有伊朗,守着好油却没能力搞产业,只能卖原油换外汇,发展始终受制于人。 中国恰恰相反,知道没油可依,反而逼得自己在能源通道、替代技术、关联产业上全面突破,每一步都靠自己造出来。 现在中国风光发电装机量已经超过火电,成了第一大电源,石油对外依存度反而从高点降了下来。 说到底,资源禀赋从来都是“加分项”而非“必选项”。 中国的发展快,不是因为老天爷给了好牌,而是因为没牌可打的时候,自己动手造了一副好牌——建通道稳能源,搞技术造替代,兴产业谋升级。这种“自己造饭吃”的主动突破,比任何天然资源都管用,这才是中国跑得稳、跑得快的真正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