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通讯员冯洁记者张云山张孙超钱佳能
千年水乡乌镇,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互联网之光”博览会再度迎来科技与历史的交融。为了争夺C端入口,市场一度上演“百镜大战”。
在今年的“互联网之光”博览会上,AI眼镜的身影也不在少数,潮新闻记者体验了阿里的夸克AI眼镜、搭载蚂蚁gPass技术的AI眼镜,以及中国电信的AR眼镜,深深感受到AI眼镜从炫技神器到真穿戴的变化,为我们打开了未来智能生活的无限可能。

潮新闻记者戴上智能眼镜潮新闻记者张孙超摄
戴着眼镜买买买,这个AI助理很聪明
在互联网之光的展厅,夸克AI眼镜的台前永远排着长队,大家都想体验一下未来的AI眼镜到底有多神奇。
从外观来看,这款眼镜的镜片上半部分有两块绿色的显示屏,镜腿比一般的眼镜要厚重一些。镜腿的最后部分居然可以拔下来,原来这是眼镜的电池。

夸克AI眼镜潮新闻记者张云山摄
潮新闻记者戴上眼镜后,轻按右侧的启动按钮后,眼前的屏幕就“活”起来了。对着一份英文报纸,夸克眼镜直接念出了翻译后的中文。“夸克眼镜,前面是什么?多少钱?”夸克眼镜准确识别出这是智能音箱,并报出了售价。在手机APP端,直接推送了电商平台购买链接。
“夸克眼镜,请录像!”记者的手机上很快就有了一段30多秒的实时视频,全是用夸克眼镜拍摄下来的。
阿里巴巴夸克AI眼镜产品经理夏微曦告诉记者,夸克AI眼镜自研SuperRaw超级暗光增强算法,在夜间也能拍出清晰画面;视频可达3K录制,经AI超分插帧后输出4K。即使在光线比较暗的博物馆中,通过对话方式,顾客也能获得一个能看能讲解的AI个人导游。
“夸克AI眼镜,主打的就是轻薄、全天候和实用。它可以一句话发起导航、看一看支付、逛街购物搜同款比价、旅游行程提醒、通义千问大模型支持的实时问答与翻译等。”夏微曦表示,夸克眼镜可以续航24小时,对于骑行爱好者来说,佩戴夸克AI眼镜外出一天,可进行拍摄记录、地图导航、对话聊天等多项活动。更重要的是,没有太大的“电量焦虑”,所有操作无需掏手机。
蚂蚁gPass眼镜成智能伴游,乌镇开启边走边问
跟夸克AI眼镜的全自研不同,蚂蚁联合Rokid推出AI眼镜数字伴游,与乌镇峰会智能体“桐小乌”全面融合,首次通过AI眼镜为参会者提供“边走、边看、边听、边问”的沉浸式服务,真正实现“沉浸参会、双手自由”。

记者戴着眼镜体验买买买潮新闻记者张孙超摄
4年前的乌镇峰会上,记者拿着手机导航到处跑。今年,记者戴上眼镜,还有了个地道的“金牌导游”。“小宝,我要去乌镇白莲塔。”眼镜里马上出现了路线导航,语音引导路线;“小宝,介绍下乌镇白莲塔。”眼镜马上介绍白莲塔的历史。经过一番体验,记者明显感受到,“桐小乌”就像一个真实的随身导游,指路、讲解、支付全程自动衔接,完全不需要掏手机,整个过程非常流畅丝滑。

国际客人体验AI眼镜(受访者供图)
在一家饭店,记者扫了一下付款码,确认金额后,语音提示支付成功,账户扣款40多元。看到这儿,有人提出疑问,眼睛看了一眼,钱没了,这样以后会不会不安全?
“这背后是gPass技术的双重保障,既能确认设备是你的,又能通过声纹、虹膜,确保‘操作是你本人’,金融级安全很靠谱。”蚂蚁的专家介绍,普通眼镜多是单一功能,gPass能串联导航、支付、翻译等服务,让眼镜从工具变成“个人智能体”。
不仅如此,“桐小乌”深度融合高德导航与蚂蚁“探一下”AI视觉搜索技术,能够实时识别并讲解沿途景物,并通过支付宝“看一下支付”完成消费,实现“看到即识别、确认即支付”的全链路智能服务。
可以说,从手机App到AI眼镜,从单一功能到全链路服务,“桐小乌”的这波升级,其实是gPass技术从实验室走向现实的大突破,成为随时在线的“旅游搭子”与“生活拍档”。
AI眼镜让千里巡检成现实,云上讲师帮你出主意
在今年的“互联网之光”博览会上,运营商也加入了AI眼镜的战团。记者戴上中国电信的AR眼镜,摇身一变成了巡检工。眼前出现了一个远在河南的变电站,打开门后,机房主机的型号和数据呈现在眼前,变电器的故障不停地闪着红色警报。记者按照指示,先关电闸,再换线路,红色警报消失,维修完成。

记者体验电信AR眼镜(受访者供图)
“这是利用AR眼镜,模拟智慧机房的巡检过程。作业过程中,AR眼镜实时显示设备运行状况,将机房的视频影像及巡检数据信息回传到后方控制中心,用这套AR眼镜系统可以摇身成为可听、可视、可交流智慧巡检员。”电信工作人员蒋江晨表示,这个AI眼镜很有用。
为了让安全能力更加触手可及,中国电信还特别开发了AR实景演练系统。通过增强现实技术,参观者可以亲身体验在紧急情况下如何快速疏散,这种沉浸式的培训方式,相比传统教学能够将安全知识的记忆留存率提升60%以上。据悉,这项系统目前已在化工园区落地应用。
不仅如此,VR眼镜通过高度仿真操作,还可以让用户自然地抓取、移动、检查并放置虚拟场景中的物体。在工业培训中应用广泛,特别是在绝对安全的环境中模拟危险场景中,避免人身伤害和设备损坏。通过系统引导规范操作,出错即时提示,确保技能掌握标准化。由此一来,不仅可以降低物料消耗,缩短培训周期,还能减少对讲师的依赖。
在行业看来,眼镜作为“戴在脸上”的设备,也具备成为下一代人机交互中枢的天然优势:它位于人体感知输入的集中区域,能覆盖办公、出行、生活等多场景,具备极强的穿透力。对夸克而言,AI眼镜是其从“手机端、PC端”向“随身端”延伸的重要入口,也是其“个人超级助手”定位的自然延伸。
2025年,中国AI眼镜市场正在从试水走向爆发。据知名行业研究机构IDC预测,到2029年,全球智能眼镜出货量将突破4000万台,中国市场的5年复合增长率预计达55.6%,增速全球第一。国泰海通证券指出,对标智能手机与传统眼镜双十亿级年出货量,AI眼镜通过重塑智能眼镜行业逻辑,推动行业进入爆发拐点,未来有望开启千亿级市场空间。
从“炫技概念”到“真穿戴时代”,AI眼镜的拐点正在逼近。或许在不远的将来,我们不再需要掏出手机,而是抬眼就能与世界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