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插播!插播!关于“下一个超级大国”的话题火力拉满,全球视线正盯向印度! 据最

插播!插播!关于“下一个超级大国”的话题火力拉满,全球视线正盯向印度! 据最新报道,芬兰总统斯图布在一场全球政策论坛间隙宣布了自己的判断:印度正崛起为与美国、中国并行的“下一个超级大国”,并表态支持印度进入安理会常任席位,还提到应扩大席位。这话抛得不轻,但考验在后头。我看这波节奏升得快,落点要看硬指标。 2023年,印度人口登顶全球,增长率保持高位,这是底气的一部分。放在中国面前国内仍是全球制造业第一,工业配套完整,汽车、船舶、家电和工程机械出口都在高位运行。对比之下,印度制造占比在提升,但关键环节集中度不高,零部件依赖进口的比例还偏高,这决定了上限和韧性。 芯片与通信是另一把尺子。国内5G基站总量已超过三百万套,终端与网络设备出口量大,产业链闭环可自我迭代。印度2022年启动5G商用,城市覆盖扩展很快,但核心器件本土产能还在起步,古吉拉特等地的半导体项目经历多轮调整。航天方面,印度“月船三号”成功着陆是亮点,国内空间站常态化运营、神舟十七与十八接续,也形成了持续输出的能力。 军费公开数据给出直观刻度。印度2024—25财年国防预算约6.2万亿卢比,规模不小;导弹方面,2024年印度官方发布了“烈火-5”分导测试进展;海军有“维克兰特”与“维克拉玛蒂亚”两艘航母,但舰载机体系仍在磨合,法制新舰载机采购推进中。对照国内,055、052D、054A批量入列,071、075两栖舰接续交付,福建舰已海试,完整体系的带动效应更强。 基础设施直接决定传导效率。国内高铁里程、特高压、港口与干线物流长时间稳定扩容,跨区域要素流动顺畅。印度近年公路、高速走廊建设提速,德里—孟买走廊与多港联动在推进,用电与运力短板在补,但工业用地、物流时效和能源稳定性仍是门槛。 我倾向于这样看:印度的上升是真实的,体量与增速给了空间,但要摘“超级大国”这块牌子,还需要把工业链深度、科技原始能力、军工成体系运转三个环节拉满。对中国而言,稳住制造根基、加固高端装备与核心软件,把效率优势守住,把关键技术点打穿,节奏就还在自己手里。一句,走到最后的,不靠口号,只看硬账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