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居然被我猜中啦。中国刚刚答应出手采购1200万吨美国大豆,没过两天,美国贸易代表

居然被我猜中啦。中国刚刚答应出手采购1200万吨美国大豆,没过两天,美国贸易代表就宣布继续对中国进行301调查,显示出美国强硬的态度。 美国这做法看着翻脸比翻书还快,其实全是早就算计好的套路,根本不是临时起意的冲动,说到底就是既要拿好处又想占便宜,强硬态度从来都是装在骨子里的。 就说中国为啥答应买这1200万吨美国大豆,可不是平白无故送好处,实在是美国豆农早就快扛不住了。 这两年美国大豆出口惨淡,2025 年收获季前,中国这个最大买家曾连续多月零采购。伊利诺伊州豆农直言 “要市场不要补贴”,满是绝望 —— 白宫喊出的 150 亿救急补贴,因法律上限仅 3.5 亿,对 450 亿损失而言杯水车薪。想转卖东南亚、欧盟更是 “水杯填泳池”,毕竟全球再无国家能像中国年进口近亿吨。 中国采购的 1200 万吨,不过是供应链常规调剂 —— 大豆进口重心早转至巴西,美国份额本就不高。 如今中国守贸易规矩采购,美国却把 “救命绳” 当 “勒人工具”,尽显 “只许自己占便宜” 的本性。 何况中国吃过亏:2018 年美国启动 301 调查搞贸易战,中国当即反制大豆,直击共和党票仓农业州,当年豆农举牌抗议 “特朗普毁了我们”。 301调查根本不是什么新鲜武器,就是美国搞单边霸权的老玩具。这东西源自1974年的美国贸易法,说白了就是美国自封“裁判”,想给谁安个“不公平贸易”的帽子,就发起调查,最后还能自己定惩罚措施,典型的“我说你错你就错”。 光对中国,美国就用了好几次:1991年拿知识产权说事,逼着中国改法律;2018年之后更离谱,连续7年加征301关税,2024年还把矛头对准了中国的海事、造船业,2025年又给电动汽车、半导体加了一倍关税。 可有意思的是,这招根本没管用,美国对华逆差不仅没降,反而从2018年的9502亿涨到了2024年的12117.5亿,连美国自己的报告都承认,关税成本100%由美国企业和消费者扛着。 而2020年WTO都判了美国这做法违反国际法,可美国耍无赖,把上诉机构搞瘫痪,硬是拖着不执行。 这次美国刚拿到大豆订单就续上301调查,算盘打得噼啪响。一方面,1200万吨大豆能暂时稳住闹翻天的豆农,保住农业州的选票,毕竟2024年美国大选刚过,政客们最在乎的就是选票基本盘。 另一方面,用301调查施压,想逼着中国在科技、产业上让步,你看美国加税的品类,全是新能源汽车、电池、半导体这些中国正在崛起的领域,说白了就是怕中国赶上来。 这种“拿了好处就翻脸”的操作,美国早玩熟了:2025年5月刚延长301调查的豁免期,7月就转头去调查巴西,10月又给中国船舶加征港口费,简直把“双重标准”刻进了DNA。 而且美国一边喊着“公平贸易”,一边给自家豆农发补贴,一边指责中国“搞产业政策”,一边自己砸钱搞芯片法案、通胀削减法案。 而中国讲规矩,答应买大豆就一定会履约,哪怕知道美国可能反手捅一刀;可美国眼里只有“美国优先”,只要自己能占便宜,承诺就是张废纸。就像2019年中美刚签完第一阶段贸易协议,美国转头就加征新关税,这次的操作不过是故技重施。 其实美国心里比谁都清楚,中国早不是任人拿捏的样子了。大豆领域,中国有巴西当后盾,想换就能换;技术领域,美国卡脖子的芯片、稀土,中国要么在自主突破,要么直接管制技术出口,就像分析师说的,中国不仅关了水龙头,还收走了修水管的手册。 美国的霸权套路越来越不管用,可还是死抱着不放,因为这是刻在骨子里的习惯:总觉得自己该当 老大,别人要么给钱,要么听话,稍有不顺就拿调查、关税吓唬人。 说到底,美国的强硬从来不是真有底气,而是霸权思维的路径依赖。既要中国买大豆救自家农门,又要靠调查遏制中国发展,既想当获益者,又想当规则制定者,把“自私自利”包装成“强硬态度”。 中国守诚信是因为讲对等尊重,不是怕谁,美国把别人的诚意当软弱,只会慢慢耗光自己的信誉。 等哪天美国豆农发现,就算拿到短期订单,长期还是被市场抛弃;等哪天美国企业受不了关税成本集体抗议,他们可能才会明白:时代变了,霸权那套早该扔进垃圾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