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以色列议员窜台后,以军方又全面封杀中国汽车,还不许中方报复? 这操作真是透着股

以色列议员窜台后,以军方又全面封杀中国汽车,还不许中方报复? 这操作真是透着股莫名其妙的霸道 —— 议员窜台那笔账还没等咱们算清楚,内塔尼亚胡政府倒先一步加码,以色列国防军直接下了禁令,不许军官再用中国汽车,还得赶紧全都换掉。 更离谱的是,他们一边干着封杀的事,一边还暗戳戳盼着中方别报复,这份既想出手又怕挨打的心态,实在看得人有点发笑。 以色列媒体早就曝了料,以军这禁令不是临时起意,已经开始分阶段执行了。 第一波先拿那些接触机密信息、担任敏感职务的军官开刀,要求他们立刻停用中国汽车,后面还要慢慢扩大范围,到 2026 年第一季度结束前,所有军官的中国车都得换成别的。 算下来,受影响的车子大概有 700 辆,大多是奇瑞的车型,之前因为有七个座位,专门分配给家里人多的军官用,现在说不让用就不让用了。 至于封杀的理由,以军那边扯的大旗是 “信息安全”。有前高级军官出来炒作,说现在的中国智能汽车根本就是 “轮式计算机”,装着封闭操作系统还能无线连接,万一在敏感设施附近收集情报就麻烦了。 他们甚至说,不光是车载摄像头和麦克风有风险,就算车子本身不主动收集数据,也可能被黑客入侵,借着这些设备搞间谍活动。 可有意思的是,以军自己的消息人士也承认,压根没有证据能证明中国汽车在主动搞数据采集,说白了就是自己吓自己。 为了替换这些中国车,以军早就选好了目标。之前给军官配的奇瑞瑞虎 8,租约到期后要全换成日本三菱;最近一次更大规模的公务车招标,干脆直接把中国品牌从竞标名单里剔除,一共要选 1 万辆车给军官和士官用,最后挑了捷克的斯柯达、韩国的起亚和德国的欧宝。 只是这波替换多少有点得不偿失,选的这些车全是汽油车,而之前的中国车不少是混动或电动车型,油耗和污染都得往上走,等于为了所谓的 “安全”,硬生生牺牲了环保和使用成本。 更透着心虚的是,以军搞封杀还怕被人知道,特意偷偷通知参与招标的租赁公司,让他们把中国品牌排除在外,还得严格保密,就怕激怒中国,影响两国的经济合作。 可这保密工作做得也不彻底,一边喊着要全面替换,特拉维夫那个叫 “基里亚” 的军方总部里,安保部门还在接着用中国的名爵电动车,这前后不一的样子,实在有点打脸。 他们好像忘了,中国汽车在以色列市场早就不是外人了。2025 年前十个月,中国品牌占了以色列电动车市场 82.1% 的份额,卖出去 4 万多辆,比亚迪、奇瑞、小鹏都是销量靠前的牌子。 就算算上所有燃油车和混动车,中国品牌也是上半年的销售冠军,2024 年上半年就卖了 3 万 4 千多辆,把韩国、日本的牌子都甩在了后面。 可以说以色列人日常能看到的新车里,一半以上都带着中国标,现在军方突然跳出来说中国车不安全,普通消费者恐怕都得犯嘀咕。 这波操作背后,明眼人都能看出美国的影子。美国和英国早就以同样的理由在敏感区域封杀中国汽车了,以色列这明显是跟着老大哥的脚步走。 加沙战争打了这么久,内塔尼亚胡政府面临的国际压力越来越大,联合国都出过报告说以色列可能涉嫌 “种族灭绝”,这种时候他们更得抱紧美国的大腿。 有熟悉内情的以色列官员也直言,这事儿跟中美博弈脱不了关系,跟美国搞好关系,才能拿到更多军事援助和国际支持。 之前内塔尼亚胡就公开指责过中国,说中国在社交媒体上组织攻击以色列,中国大使馆当时就回了句 “病急乱投医”。现在又拿汽车开刀,说白了就是想在对华政策上向美国表忠心。 以色列的前情报官员们还在旁边煽风点火,呼吁政府跟中国 “划清界限”,连中资运营的海法港都被他们当成了 “安全风险”,把正常的商业合作硬是解读成了战略渗透。 可他们也不想想,真把关系搞僵了对自己有什么好处。中国驻以色列大使早就说过,那些针对中国电动车的指控根本没根据。 之前两国在农业科技、医疗设备这些领域合作得好好的,现在为了讨好美国,非要在汽车这种民生领域挑事。 最后受影响的可能还是以色列自己的军官和消费者 —— 毕竟要换的车得花真金白银,选的汽油车还更费油,这笔账怎么算都不划算。 一边是议员窜台的旧账没清,一边又主动在汽车领域挑事,挑完事还想让中方忍气吞声不许报复,这算盘打得未免太响了。 说白了,国家之间的合作讲究的是互相尊重,不是单方面提要求。窜台的账还没算,又来搞汽车封杀,完事还不许别人反击,这种逻辑在国际上根本站不住脚。 中国汽车的技术和实力摆在那儿,不是几句 “安全风险” 就能抹黑的,以色列要是真一门心思跟着别人走,最后只能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参考文章:田柳Talk 11.03 以色列议员窜台后,以军方又全面封杀中国汽车,还不许中方报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