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硬刚中国?DUV管控背后,藏着谁的影子? 随着中国对荷兰半导体稀土的管控限制,正当大家以为荷兰会服软的时候,10月31日,荷兰出台更严厉芯片设备出口新规,对DUV光刻机实施精细化管控,进一步限制与中国芯片领域合作,此举与中国近期升级的稀土管控形成直接对冲。 你可能不知道,荷兰这波“硬碰硬”,根本不是自己想扛,背后全是美国在推波助澜。ASML的首席执行官早就在电话会上直言,这些限制是美国商务部评估“军用风险”后的要求,他们公司只能照办。更具体的是,美国国会中国问题特别委员会9月份还专门写信给荷兰,逼着他们卡DUV中端零配件的审批,光NXT:1980系列的镜头清洁剂都要审90天。荷兰政府说白了就是被架在火上,想不硬都不行。 咱再说说荷兰新规里的“精细化管控”到底细到啥程度。之前还只是卡先进机型,现在直接把管制门槛从7纳米下调到14纳米,ASML的1970i、1980i这些中阶DUV机型全要拿许可证,审批周期硬生生拉长到三个月,连设备维修服务都被“一刀切”管起来了,ASML在北京的服务中心得天天上报每台设备的运行日志。有两台NXT:2050i机型直接卡在鹿特丹港,扫完序列号就进了仓库,发都发不出来。这哪是管控设备,简直是连售后都要掐断。 可荷兰就没算过自己的账吗?他们的命门早被中国的稀土管控捏得死死的。ASML的光刻机单台就得用10公斤以上中国稀土造磁体,这部分占电机成本超三成,镜头抛光更离不开中国高纯度铈基材料。更狠的是,中国刚出台的新规明确,含0.1%中国来源稀土的光刻机,不管在哪造的,都得要中方许可。荷兰的稀土库存撑死就够8周生产,真断供了,ASML连机器都造不出来。 这种“伤敌八百自损一千”的操作,已经让荷兰企业疼得直咧嘴。ASML之前中国订单占比最高到过42%,现在直接跌到预期18%,新规落地当天股价就暴跌8.2%,有人预测2025年营收得缩水12%。不光ASML,连蔡司这些供应商的订单都跟着滑坡,安世半导体更惨,冻结中资股权后,中国区直接独立运营,搞得欧洲车企芯片短缺停产,欧盟汽车协会天天逼着荷兰赔4000万欧元一天。 最讽刺的是,荷兰刚加码限制,美国自己倒松口了。10月30日中美达成经贸共识,美国半导体企业都能恢复对华合作了,荷兰却因为自己捆死的手脚,眼睁睁错失窗口期。ASML背地里都在“曲线求生”,偷偷推能微调参数规避管制的新机型,还计划在苏州建服务中心囤零件,企业都在妥协,政府却还在硬撑。 荷兰政府大概是低估了中国的突围速度。上海微电子的28纳米DUV良率都到90%了,成本才是ASML的1/3,2025年就计划交付10台以上,连国产EUV都开始试生产了。中国的稀土反制也早不是只卡原材料,现在连开采工艺、冶炼参数这些核心技术都管,想找替代门都没有。 说白了,半导体产业链早就全球化绑定了,中国既是90%稀土精炼产能的掌控者,又是全球38%半导体市场的承接者。荷兰非要跟着美国玩政治博弈,最后只会把自己的核心产业拖垮。这种被别人当棋子还硬撑的做法,实在算不上明智。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