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加拿大抢劫俄罗斯运输机,转赠乌克兰,再次刷新人类道德下限!西方世界里的人只有嘴上

加拿大抢劫俄罗斯运输机,转赠乌克兰,再次刷新人类道德下限!西方世界里的人只有嘴上的仁义道德做的是与强盗没有两样 来源:可扯说 莫斯科时间10月29日凌晨,编号RA-82078的安-124“鲁斯兰”被拖车拉出多伦多皮尔逊机场恒温机库,机身侧面新刷的乌克兰国旗色在探照灯下亮得刺眼。加拿大皇家骑警把飞机交接单递给乌方代表那一刻,全球货运圈炸锅:世界第二大运输机,真的被“明抢”了。 这架飞机2020年2月曾披挂着“抗疫英雄”光环,载着中国江苏产的15吨核酸检测试剂降落加拿大,加媒当时用“救命航班”当头条。三年后,同一架飞机被扣在同一座机场,理由变成“制裁清单资产”。剧情反转之快,连货运代理都吐槽:“比Netflix的剧还狗血。” 加拿大司法部10月30日公开的文件显示,渥太华依据《特别经济措施法》修正案,把冻结升级为“没收”,并直接指定乌克兰政府为“最终接收方”。文件第17页写得直白:飞机移交后,所有改装、运营、处置权归基辅,加方不再承担后续责任。一句话,赃物分完,海盗散伙。 乌克兰基础设施部10月31日连夜在社交媒体晒出机舱内最新照片:尾舱门敞开,原本用于固定航天火箭的货架被拆得精光,乌方技术人员正给机身刷上新的战术编号。评论区里,乌军迷欢呼“空中补给王来了”;俄罗斯伏尔加-第聂伯航空公司则发声明,用词罕见地激烈:“这是21世纪公开的空中劫持。” 加拿大本地媒体《环球邮报》10月30日刊出数据:安-124市价约1.2亿美元,若改作军用,可一次性向3000公里外投送80吨弹药。文章标题毫不掩饰得意——“加拿大没花一分钱,就给乌克兰送来战略空军”。西方舆论场一片点赞,仿佛抢到的是战利品,不是别人家的民用货机。 把时钟拨回2022年2月27日,加拿大政府宣布对俄关闭领空,正在多伦多例行维护的RA-82078瞬间变成“笼中鸟”。机场地勤回忆,那天飞机刚做完6A检,发动机油封都没拆,就被拖进远机位,一锁就是两年。2023年12月,加国会通过C-19修正案,把“冻结”升级为“可没收”,当时反对党质疑“违背私有财产神圣原则”,执政党一句话顶回去:“非常时期,非常手段。” 熟悉国际航运的律师指出,安-124属于俄私营航空公司,并不在俄国防部资产名单。加拿大用“实际控制人可能服务于俄军方”的模糊理由,把民用机硬说成军用资产,等于打开潘多拉盒子:今天可以抢飞机,明天就能扣邮轮、冻矿机,只要贴一张“可能协助对手”的标签。 更具讽刺意味的是,加拿大2024年刚发布的《印太战略》里,把“维护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写进每一页。转头就在自家机场玩“先扣单、后立法、再送人”的三连跳,规则瞬间成了橡皮泥。西方社交平台上有网友调侃:“海盗插上国旗,就叫规则制定者。” 乌克兰空军技术官10月31日向乌克兰公共电视台透露,他们计划把飞机改成“空中手术刀”——拆掉民用座椅,加装医疗担架轨道,未来专门负责把重伤员从东欧运到北美。消息一出,波兰、罗马尼亚等地军迷群沸腾,仿佛看到一条“生命空中走廊”。但航空专家指出,安-124每飞行小时烧掉18吨航油,北约标准油库都得单独改装,运营成本能把小国财政拖垮。 俄罗斯方面,伏尔加-第聂伯公司已向海牙国际商会仲裁院提交诉状,索赔2.3亿美元,包含飞机残值、租约损失与品牌贬值。诉讼书第34条写道:“加拿大把制裁当遮羞布,实质是国有化抢劫。”仲裁结果可能拖到2026年,但飞机已经刷上新漆,生米煮成熟饭。 大西洋对岸,美国国务院10月30日迅速表态“欢迎加拿大盟友的果断行动”,并承诺向乌克兰追加2.2亿美元军事财政援助。西方媒体把这笔援助与飞机市值并列,标题做成“双倍礼包”。明眼人看得懂,飞机是加拿大出的,账单却由美国背书,一场跨大西洋的“众筹打劫”完成闭环。 中国航空货运圈也在紧盯此事。安-124全球现役只有12架,RA-82078是唯一能飞太平洋航线的“大个子”。如今西方一句“制裁”就把国际物流通道砍断,国内几家航天外包公司连夜开会评估风险:下次运送整星、火箭,要不要先给飞机买“政治险”? 夜色再次降临多伦多机场,机库大门缓缓合上,空荡荡的跑道尽头只剩一道轮胎印。那架曾跨越北极给中国疫苗、给加拿大试剂、给全球客户运火箭的空中巨兽,如今成了西方“制裁秀”的背景墙。引擎不再轰鸣,却把一个老问题抛给全世界:当规则被随意涂改,下一架被拖走的,又会是谁家的飞机? 免责声明:图文来源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评论列表

用户14xxx86
用户14xxx86 5
2025-11-02 23:29
损人不利己,图什么呢
心声
心声 2
2025-11-03 21:05
祝福乌克兰,又多一架安-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