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确立了“以色列第一、乌克兰第二”的原则

炸鸡猹理 2024-04-03 13:28:21

4月2日上午,俄罗斯距离乌克兰边境1250公里的鞑靼斯坦地区有2家企业遭到无人机袭击。其中一家专门生产伊朗提供技术的沙希德无人机,另一家是大型炼油厂。

视频中可以清楚地看到一架自杀式无人机向目标厂房直接撞了过去,爆炸引发了熊熊大火,现场人员发出了惊恐的叫声。

参与袭击的只有两架无人机,全部命中目标。

被击中的厂房满目疮痍,看来短时间内是无法恢复生产了。

下面是爆炸前厂房内部整齐地排放着沙希德无人机的视频截图。

排列得整整齐齐的沙希德无人机,大多数都报废了。

这一次袭击事件至少说明两个问题:

其一,乌克兰自主研发的无人机已经相当先进,既有强大的续航能力,可以飞行超过1000公里,又能装载较多的弹药,还能保证打击的精确性。

其二,乌方紧紧抓住俄方内部防空能力薄弱的弱点,重点打击其军工企业及炼油厂。此举不仅可以有效削弱俄方的战争潜力,而且在普通俄罗斯人心里引发对战争的恐慌。

袭击发生之后,在美法两国联合召开的新闻发布会就此事进行评论时,法国外交部长对媒体表示:乌克兰打击俄罗斯境内的石油设施是“在合法的防御框架之内”。

但是布林肯称:美国不支持乌克兰对俄罗斯领本土发动攻击。

2023年,美国曾经表示,乌克兰有权根据自己的计划开展军事行动,意思是美国不干涉乌克兰对俄罗斯境内目标的打击。不久前,《金融时报》曾披露沙利文访问乌克兰期间,提出了停止对俄罗斯炼油厂发动袭击的要求,因为此举可能会导致国际油价的上涨。

尽管美乌双方均否认了报道内容,并且乌克兰立刻又用无人机袭击了几家俄罗斯炼油厂,但这一次布林肯的讲话显示,媒体报道并非空穴来风。

美国态度的变化,极可能是因为中东局势日益复杂。

4月1日,以色列使用F35战机发射了6枚导弹,将伊朗在叙利亚大马士革拥有的一栋大楼夷为平地。袭击造成13人死亡,其中包括数名军官、3名将军,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驻叙利亚最高指挥官、有“苏莱曼尼第二”之称的扎赫迪也在其中,另有1名伊朗外交官,甚至还可能有数名外国军事专家。

这栋大楼位于伊朗大使馆和加拿大大使馆之间。

袭击事件后,伊朗称被袭击建筑为其驻叙利亚领事馆(有时又说是大使馆或大使馆附属建筑),因此以色列的袭击违反了国际法。

以色列方面则反复强调:这栋楼既不是大使馆也不是领事馆,而是伊斯兰革命卫队在叙利亚策划对以色列的恐怖行动、伪装成民用建筑的窝点。

甭管这栋楼是干什么用的,反正这一次伊朗是损失惨重。最高领袖哈梅内依已经向武装部队下达了采用任何方式报复以色列的命令。

任何方式,当然包括战争。

尽管现在还没有发生“伊以战争”,但不能排除这种可能。

如果爆发伊以战争,美国当然会支持以色列——袭击发生2个小时,拜登就签署批准了对以色列的180亿美元军售。

那么,问题来了:对美国来说,以色列和乌克兰,哪一个应该得到优先支持呢?

目前看来,美国的选择是:以色列第一,乌克兰第二。

虽然很无奈,但不得不承认,这样的安排有其合理之处——布林肯称不支持乌克兰袭击俄罗斯境内目标,就是证明。

这么做的理由如下:

其一,无论中东战事发展到什么地步,它都是俄乌战争的空间延续,其目的是策应俄罗斯并转移国际社会对乌克兰战场的关注。

先解决次要问题,才能集中力量解决主要问题。

其二,中东之战不会像俄乌战争持续那么久。先把这里搞定,再用大火慢慢炖乌克兰战场。

其三,美国国会尚未通过对乌克兰的援助法案,乌克兰最好保存实力,拖延重大决战的时间,一边等美援,一边等欧洲军工提高产能,一边等中东战火平息。

到时候,还能得到以色列强有力的支援!

其四,美国拉开架势表示对以色列的坚定支持,是避免伊以战争最有效的手段。

综上,美国确定了“以色列第一、乌克兰第二”的原则。

顺便提一下,4月2日,伊朗有上百万人走上街头——庆祝这起事件,很多人都举着写有支持袭击字样的纸张。

你没有看错,是庆祝,不是抗议。

当伊朗国家电视台采访他们的时候,他们都表达了喜悦之情。

下面这个视频截图中的女士说得尤其直白,以致伊朗国家电视台主持人要求判其死刑。

就在本文写作之时,美国和以色列正在紧张地讨论以下四个重点问题:

1.与哈马斯开始人质谈判和加沙停火。

2.要么与真主党达成停火,要么与真主党全面开战。

3.进攻拉法消灭哈马斯的残余武装。

4.加沙战斗结束后由美国主导安排加沙的战后秩序。

以上第2条和第3条,如果人质谈判有进展,第2条优先,否则第3条优先。

最大的变数是:伊朗会否对以色列开战。如果不开战,以上4条就是重点;如果开战,需重新安排优先事项。

回顾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国自始至终坚持“欧洲第一、亚洲第二”的方针,原因是他们认为:如果先在亚洲打败日本,仍然需要花费更大的力气在欧洲打败德国;但如果先在欧洲打败德国,亚洲的日本就注定失败了。

这个方针虽然让中国的抗日战争承受了更多的苦难,让太平洋美军付出了更大的损失,但确保了二战的胜利,总体而言是合理的。

现在,美国将乌克兰排在第二位,虽然一定会增加乌克兰抗战的痛苦,但为最后的胜利提供了保障。

很多人对布林肯不支持乌克兰对俄境内目标发动打击的话感到很失望,尤其对拜登政府2年来慢吞吞的援助感到愤怒。

俄乌战争,绝非如此简单。

它虽然发生在乌克兰,但它绝对是一场全球性的战争,是全球战争资源的消耗与博弈。

它还事关本世纪未来几十年的世界格局与人类命运。轻率不得,马虎不得,必须稳之又稳、慎之又慎。

任何一个负责的人都不敢拿人类的命运当赌注。

虽然安稳和慎重会让代价更高更沉重,但它可以让胜利拥有更大的确定性。

希望各位读友坚信:结局早已注定。

时间很多,且莫慌张!

0 阅读:47

炸鸡猹理

简介:我是炸鸡,一只瓜田里上蹿下跳的猹